•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玉米须价格翻番 后势分析

2017-11-20 15:15 作者: 李凌 2352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玉米须今年产新以来价格上涨迅猛,产新前市场价由5-6元,现在已上涨为23-25元,产地成交价20-22元,再次刷新历史高价。当前部分持货者希望值高,看好后市要价坚硬;也有一部分人却在趁机抓紧抛售。其后市是涨是跌意见不一,为此笔者作了一个调研,现汇编成文请关注者借鉴。


 一、概况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就是玉米穗顶部象人头发和胡须的那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均产,一般是北方秋季玉米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晒干即可。由于体轻松散所以均在产地打成机包,便于储存与运输。玉米须饮片配方使用很少,广州中药厂用量最大,玉米须是该厂名优产品消渴丸的主要原料,另外还有一些保健药品也有使用,全国年用量2000吨左右。玉米须品种小用量不大,而且可生产的范围广泛又是年年产新,所以每年的产新量受价格影响非常明显,一旦价高产量必然过剩,往往集压好几年都难以卖掉,所以价格一直相对稳定。


二、主产地简介


        玉米须全国有三个主产地,河南洛阳年产400-500吨,河南商丘年产800-1000吨,陕西渭南年产300-400吨,其它产区年产200-300吨,近年贵州也开始有人采收,年产量200-300吨,全国正常年景可产玉米须2000-2400吨。洛阳以洛宁县为集散地,商丘以虞城为集散地,陕西渭南华县也是个集散地。


三、历史回顾



        2009年前玉米须价低,收购价0.8-1元,农民采集的积极性一直不高,都是随手收集,卖个零花钱,所以产量连续下降。


        2010年玉米须产新收价2-2.5元,价低少人采集产新货少。洛阳一个大户吸购,加上老库存清仓大盘又好,所以多人参与抢购,收购价上涨为3-3.2元,调大货3.5-3.6元。致使产量开始猛增、质量下降,总产量一下子上升为2300-2400吨。


        2011年药市回冷大势逆转,厂家停止购进,价格回落为2.8-3元。2012-2013年市场价为3-3.5元。2014年随着采摘成本的上涨,其价上升为4-5元。2015-2016年市场价为5-6元。价格平稳上涨的原因是采摘成本的体现。


四、今年涨价探因


1、市场库存少


        玉米须价格近年平稳,所以市场关注度低,除正常经营者外其它药商多不关注,货源也多被常年经营户所控制,但产新前一般都会销售完,所以市场存量不大。


2、机械化影响产量


        近年来农村青年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加之机械化广泛使用,致使玉米须收集越来越难,基本上多被浪费掉了,此现象今后还会持续。


3、今年产量下降


        今年秋季多地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致使早玉米减产,晚期玉米难以采收晾晒,几乎无人采收玉米须,加之玉米须价格不高,产新量下降明显。


五、用量探讨


        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玉米须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是消渴丸的主要原料,近年又有玉米须饮等保健品与饮料的开发,其年用量上升为2200吨左右。但据笔者了解,广州中药厂消渴丸原料有较大储备,该厂正常储备量是一年半至二年,所以今年涨价对他们影响不大。再者协和成药业的玉米须饮,目前并没有大量投产,仍处于试验阶段,所以用量很少,涨价对其也无影响。


六、后市分析


        据笔者调查,今年玉米须产新量确实不大,减产约4-5成。前期药商在产地不断寻货,现产地可供货源不多,但陈货仍然还有,据了解豫西一个产地大户手中就有200多吨,要价25元低了不卖。


        现在产地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看好后市的人,他们认为:当然离明年产新还早,今年减产严重,随着库存的不断消化,行情将继续上涨,所以要价坚挺价低不卖。二是不看好后势的人,他们认为:玉米须品种太小,用户专一用量有限,厂家前几年价低时储备较多,目前玉米须的价格已经翻了几番,现在只有个别散户在跟风求购,再加整体药材形势不好,象玉米须这样涨幅的品种没有几个,机会可遇不可求,谁抓住谁赚钱。所以他们在积极销售,因为赚了行情不赚钱的教训太深刻了,玉米须是小品种,涨价容易变现难。近日求购者开始下降,价格已转入平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