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太子参:暴雨延绵迎产新 雾里看花蹒跚行

2019-06-14 10:31 作者: 罗小林 33934浏览 2评论 5 0 举报

【天地网讯】




  光阴似箭,新的一年太子参产新季即将来临,朋友都嚷嚷今年到底是啥情况,有说产量好、有说产量差、有说面积大、有说苗不错、有说雨水多……一时间如盲人摸象,众说纷纭,真伪难辩,由然想起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于辍笔已久,一时间不知从何落笔,回想农户的昼出夜归,深耕细作盼丰收的艰辛,就从品种的种植、管理、气候与收成来聊一聊吧。


  一、品种概述


  太子参,块根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2—8cm,少数可达12cm,直径2—6mm,气味微甘,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


  太子参主要功效为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主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水渴、精神疲乏。


  目前太子参主产地为贵州牛大场及周边的黄平、余庆、石阡、遵义、铜仁、镇远、岑巩、玉屏、麻江、福泉、瓮安、金沙、开阳等十余个县市,占全国种植面积约65%,另福建柘荣、安徽宣城、河北无极、湖南小沙江、四川达州、泸州、重庆奉节、江西新余等地均有栽种,其中贵州、福建为主产区,苗的长势好坏及产量影响着全国价格波动。


  二、种植条件及主要病害


       1.土壤


  据多年实践验证,太子参较适宜在海拨700—1100米的富含腐殖质、酸碱度在6.8—7.5之间的沙性土壤中种植为佳,目前在贵州核心种植区域牛大场镇周边100公里范围内适宜种植的土地均因多年连作,多数地块均已无法高产及遭遇连作带来的病虫害防治难题,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单产量及经济价值。


  2. 病害


  太子参的生长周期主要受根腐病、病毒病和叶班病的影响较大。根腐病一般始发于2月中旬到3月上旬的幼苗期,主要由种苗带病菌、气候温差过大或连续降雨而引发;病毒病一般始发于3月底或4月初;叶斑病则在5月中旬以后气温持续维持在28℃以上时才容易爆发。


  3. 气候与采收


  太子参属耐寒品种,对低温的抗受能力较强,喜湿怕涝,忌高温干旱,苗期(2—6月中旬)适宜气温在20℃—28℃的环境中生长,10—15天下一次中雨效果尤佳,雨水过多则容易引发根腐或烂苗等病害。后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利于提高产量,普通地块由于死苗早,一般在7月初开始采挖,高产地块苗的长势好,生长周期长,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采挖。


  三、产地实情


      1.产地现状


  受2018年来低价运行及自然灾害影响,太子参单产量普通偏低,种植户的收成没有达到经济预期,2018年秋种虽然种苗价格较低,但福建及各副产区种植面积均有一定调减,贵州则呈现大户普遍调减种植面积,新增了部分散户群体等多元化现象。


  2. 种植群体


  贵州、河北、山东、湖南、江西以专业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组成,四川、重庆由专业种植大户或农业种植合作社为主,福建则以农户家庭自种的模式进行种植。


  两大主产区贵州和福建种植区域均为山地地形,秉持着传统的种植模式,虽然在小型农机器具及合理使用农药方面有了一定突破,但靠天吃饭的农作本质还是无法改变,故天气始终是影响收成的重要因素。


  3. 种植管理及生长习性(时间若无特别注明,均按阳历计)


  太子参理想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农历9月中旬—10月底,选择晴天刚耕好的地种植,由于休眠时间长,种苗萌芽较好,于第二年2月初能整齐发芽出苗,易于管理。


  2月中旬到3月中旬属幼苗期,需及时补充养分和根腐病防治,增发侧枝,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3月底至4月初易发病毒病,需合理使用农业技术进行预防,多能在发病前控制住病毒传播。


  4月中旬至5月下旬属盛苗期,同时也是是根部发展的最佳时期,要及时疏通排水沟防涝,并尽力让苗多保持阳光照射,促进根系发展.


        5月下旬随着气温连续升高至30度左右极易爆发叶斑病,须提前做好遮阴和农药防治准备,避免造成较大损失。


 6月中旬—7月下旬,进入太子参块根膨大阶段,要及时补充养分,合理保持叶面被阳光直接照射,促进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以加强根部淀粉的合成。


  四、气候影响


       本轮种植受2018年的“拉尼娜”气候和2019年的“厄尔尼诺”气候交替影响较大,据笔者梳理如下:



2018.10.23--2019.123贵州的种苗交易现场和种苗采挖、种植情况


  1.种植:


       2018年10月8日(共15天)—2019年3月8日,贵州产区只有2018年10月27日—11月4日(9天);11月22日—12月4日(13天);12月15日—20日(6天);2019年1月22日—2月7日(17天);3月3日(1天),5个月时间只有46天未下雨,除去雨后初晴的头两天地太湿,不宜下种和2月4日—7日春节期间无人下种,2018年的种植时间不足40天,以致种植过程延迟到2019年3月12日仍有农户在种植。受此轮气候影响,原定计划种植面积的部分农户没有完成既定种植面积。  本轮种植受2018年的“拉尼娜”气候和2019年的“厄尔尼诺”气候交替影响较大,据笔者梳理如下:


  2. 苗期管理


  贵州产区2015年农历10月底前栽种的多在2019年2月5日前后即已出苗,出苗情况基本正常。


  2019年2月9日—23日(农历正月初五—十九共同15天),贵州产区低温凝冻0℃—4℃,气温低于同期河北、山东一带北方区域(7—8℃),此后2月24日—3月8日,除了3月3日升温至18℃,其余时间气温多维持在8℃以下,低于往年同期气温1—2℃。


  受此轮低温影响,多数苗出土后明显生长缓慢,植株弱小,侧枝较少,叶片僵化,直至3月14日前后多数参苗方可进行首次追肥,比往年同期约晚20天。






  2019年3月9日—4月27日,雨水及气候基本正常,但气温比往年同期约低2℃—3℃,造成植株矮化、独苗、弱苗偏多,受药农精细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意识的加强,病毒病没有发生,4月24日前后部分参苗开始出现叶斑病,由于气温明显偏低,叶斑病发展缓慢。






  2019年4月28日—5月31日(34天),仅5月1日、5月18日中午、5月22日—23日共3天半为晴天,其余时间均为阴雨天,此阶段是太子参根部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雨水较多,光照不足,根系发展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后期根部淀粉合成不够,折干率会下降。



  进入6月,在1—4日的高温过后,6月5日—12日连续暴雨和大雨,现产地多数参苗因受涝已提前出现枯黄及烂苗现象,对产量造成的影响尚需大面积采挖时才好进一步进行评估。


 

 五、个人观点:


       1. 受低温多雨的影响,从物候学的观点看,2019年的正常采挖时间应推迟到7月下旬植株才会完全成熟;从植物学的观点出发,今年的参苗在根系发展和块根膨大期间缺乏有效的光合作用,采挖时根部水分过多,淀粉合成不够,折干率降低,会间接影响作物的单产量。 


  2. 据天文学“运气”学推算,2019、2020年将是持续的天刑之年,有明显的气候异常,2020年极有可能是干旱之年,只是具体到哪个区域还得看当年的具体情况,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省都是山地地形,对气象预报的影响较大,素来就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之说,具体气象预测就算是国家权威气象部门预报后都需要不断修正,种植户只有提前关注气象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有效降低经济损失。


  六、市场展望


      1.价格形成的因素很多,有供求矛盾的变化,有资本与市场的博弈,有商家对农户商品交易利润的榨取等,作为处在产业链底端的种植户,不能片面的单看自然灾害对产品的价值影响,需要通过对品种的全方位认识,综合分析,结合自身的种植成本和产能付出,合理选择交易价格和时间,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取最大价值。


  2. 2018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投机者倒下去,但事物都是相对的,既然有人倒下就一定有人会站起来,放眼全球,现在所有的资产都在跌,A股、房价、港股、黄金、比特币等,所有的资产,一旦到了价值重塑期都会价值回归,2019年最具挑战、但却是最有希望的一年,因为很多凑热闹的人都在消散,只有对行业充满热爱的人在坚持,万物凋零之时,也是万物重生之日。


  3. 受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多数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下滑,但危险的同时也包含了机遇,掉价的过程也给风险降至更低,只有充满心智,内心强大的勇者才能在狂风巨浪中寻得一线商机,成为商品市场中真正的弄潮儿。


  参考资料:


        1.2019年2月27日,贵州省气象中心发布公报,对2019年贵州省春季气候趋势进行预测。


  ①与往年同期相比,预计2019年春季(3—5月),贵州东部气温低0.1—1℃,降雨量略多1—2成。


  ②东部雨季开始期偏早,5月中旬开始雨水较为集中。


  2. 2019年3月25日,中国气象局举行“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尼诺事件影响,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雨呈“南多北少”,旱涝灾害较重,极端天气事件将偏多。


  3.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林州在2019年1月份的著作中曾阐述:甲子经年周期中,对太阳黑子风暴或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土星与木星在太阳和银河系中心一线上相会,土星公转一周11.86年,木星公转一周29.5年,约20年才会重逢一次,其中60年重逢时叠加其他太阳系行星引力共振,形成的威力最大。


  1960年5月22日,土星木星重逢引发智利9.5级大地震,创人类有记录以来最大震级。土木重逢前后三年,我国发生连续三年(1959—1961)自然灾害(1959、1960年连续二年粮食产量同比降低15%)造成严重经济与社会损失。


  当前,又逢甲子土木重逢(据测算土木行星将在2019年底前后与银河系中心汇于一条线),引发2018—2020年连续三年地球气候比较大的异常现象,古天文学家称为天刑之年。


(本文属于热心人士供稿,分享个人对产地品种的看法,不作为个人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香砂价格走势与历史回顾香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深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回顾过去十年行情:1、2014年历史高价期2014年香砂价格突破120元/公斤大关...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与新兴健康食材,近年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需天平逐渐失衡,当前黄精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供过于求的格局已形成,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行业或将面临长期...

五一假期将至,延胡索也到了全面产新的季节,近来汉中产区已经陆续采挖加工,预计不久新货即有上市,那么已经在百元高价位上运行了两年多近三年的延胡索,今年的产量如何?已经持续数年的高行情会不会在今年的...

祁木香属于安国地道特色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与市场属性。因专营性较强,外围商家关注力度并不高,由于去年春季行情较好,高价犹如一剂强力催化剂,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生产得到恢复,大量新货涌入市场...

近年来,云木香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云木香的价格变化不仅受到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相关。本文将结合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