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供大于求的北龙胆为何产新行情上涨

2021-10-15 11:20 作者: 王丽辉 25202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2021年北龙胆产新进入尾声,目前产区好统货价格在70-73元之间,较产新前50元的涨幅明显,对于这波行情多出乎商家意料之外,毕竟目前在地面积仍处于大规模状态,加上去年货源产新量大,对行情上涨有一定的阻力,但事实总是在细节中发生变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改变了北龙胆行情变化呢?这波行情会继续上行吗?笔者通过联系产区商家全方面了解,具体情况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分析判断。


一、北龙胆行情波动的背后生产面积是怎样的情况


       北龙胆目前货源供应主要是以家种货为主,主要产在辽宁抚顺清原、新宾一带;吉林白山靖宇也有少量货源产出,属于多年生药材,每年春末夏初种植,生长周期为3-4年,秋后产出,产地每年都有种植,每年都有起挖。


      对于生长周期长的品种,高价刺激生产直接影响的是3-4年后的产量,货源产出有滞后性。


 

       然后,我们再说说北龙胆近几年行情变化,北龙胆经历多年行情低迷,在地面积萎缩,于2016年产新后行情迎来上涨;2017年,炒货商的介入,价格发力上行,在涨价的同时,产区农户开始发展种植;2018年,北龙胆出现历史最辉煌时期,统货被抬至115元,选装货在135元公斤。也就在这年,严重刺激了农户种植热情,北龙胆产地种植高潮,种植面积迅速扩张,在去年扩增的基础上,再增加20%以上的面积。2019年北龙胆产新前行情出现回落,但产新后发现当年产量并不太大,行情出现反弹75元左右;2020年市场需求不佳,但整体行情依然在坚挺价位运行,产新前价格多在65-75元之间徘徊,随着产新序幕拉开行情,价格开始稳步下行,行情在低迷中运行,价格在45-55元之间,农户失去种植热情。


      由上述行情变化可以推断,2021年所产货源均为2019年种植的面积。


二、2021年北龙胆产新经历了什么?


       既然2021年北龙胆产新面积是2019年种植的,也就是说今年的可采挖面积依然较大,但为何原本供大于求的它产新行情迎来上涨?


 


1、2021年北龙胆可采挖面积较2020年略小


      我们知道2020年是北龙胆货源产出最大的一年,2021年的面积虽然有一定量,但却比2020年略少,这点也可以通过2018年与2019年当时北龙胆的行情验证。


2.2020年北龙胆冻灾导致整体产量减少


        北龙胆怕旱、怕冻,2020年春,辽宁天气异常,对当地植株有一定影响,从产新情况看,冻灾影响减少20-30%之间。


3、北龙胆加工成本有所抬高


        北龙胆,由于去年价低,农户为降低成本,原本打算自己家晾晒,但由于产新期连续降雨,不得不又送往加工厂加工,而今年煤价由750元上调至1400元,加工成本进一步抬高。


三、大环境下多商参与推动北龙胆行情上涨


       大家都知道,今年整体中药材品种处于普涨状态,商家参与度提高,一旦某一品种属于低价且有利好因素支撑,便会有资金进入,形成购货潮,产新热的局面。


 


       北龙胆产新序幕拉动,确实有许多商家看到减产利好,积极买货,但在购买过程中明显感觉今年货源量不好组织,其实背后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今年增多几十家加工厂,货源出现分散现象,进一步给人一种假像(货严重少)买不到货,只能加价买,行情越涨,持货者越惜售,才会产生行情不断走高的局面。


四、 北龙胆货源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由于2020年北龙胆货源产出量大,截止到今年产新前,库存还是有量的,再加上今年新货产出量(量虽然有所减产,但依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有剩余),可以肯定目前北龙胆货源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对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等症均有显著疗效。其有效成分龙胆苦甙保肝利肝作用明显,尤其对肝细胞肝损伤有整体保护作用。因此龙胆是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护肝片”的主要原料药,正常年景北龙胆销量在600-700吨之间,目前北龙胆行情已经高于南龙胆,原本需求不大的一个品种,未来销量还是值得关注的环节。


五、 总结


       北龙胆今年行情上涨的背后是整体大环境向好,并且符合低价与减产利好,多商参与产生的结果,随着产新收尾,货源有望进入实销,目前看北龙胆大涨与大跌条件不具备,行情会在小幅震荡中运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