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亳州药市8月点评:秋季产新压力 多品种行情继续下探

2025-08-27 14:36 作者: 王艳丽 17376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探和仅少部分品种小幅上涨。

 

       同时,在当前大环境影响下以及有货的出售意愿增加,很多品种价格与上半年相比跌幅之大,其形成当前局面的重要因素有三点,一是多品种生产已逐步恢复,秋季产新或临近;二是面对中药材行业多项政策的变化,企业在根据品种规格与当前现状选择性购进,市场销售压力持续加大;三是需求淡季持续以及投资氛围延续低迷,这种多重因素叠加,中药材市场未来走势仍是中药材行业热议的议题。

 

一、近期亳州主要价格变化品种
 
1.1)涨价走坚品种概述

 

       太子参产新进入后期,产地走动好转,带动行情小幅反弹,乳香均处正常消化,价格又上涨后转为坚挺;九节菖蒲受干旱影响,今年新货产出量不大,随着货源陆续消化,行情稳中有升;牛蒡子收割已经结束,随着价格逐步走低,有压货商购进,带动产地价格小幅上扬,但市场行情基本没有变化,预计震荡仍将延续;黄草石斛因来货量不大,市场短时供应趋紧,要价又有抬高;云木香又有商购进,行情因此出现上扬;枸杞子因为天气影响,宁夏比去年同期产量减少,价格小幅上涨,但青海面积增加,随着产新有商预计价格大概率还会出现一定震荡;鳖甲随着价格持续走低,持货商出售意愿不强,要价出现上调;香料品种益智一直有商家关注,近期持货者喊价依然坚挺;黑胡椒近期产区价格上涨,持货者心态转变,喊价抬高。

 

1.2)跌价走疲品种概述

 

       白术、酸枣仁、天麻等部分提前采收对行情产生了冲击,价格较乱;黄连人气低落,随着产新的到来,行情继续回落;连翘今年有减产利好,但淡季订单量减少,价格不振;锁阳受新陈货叠加,行情延续低迷;党参、黄芪、甘草价格疲软,仅刚需规格按需走动;旋覆花产新,价格较前期有所下调,且要价较乱;蝉蜕、吴茱萸、蔓荆子、海金沙、巴戟天、佛手等新货不断上市,行情不稳;木蝴蝶、补骨脂、进口枣仁、进口蔓荆子在售增多,价格震荡下滑;栀子受产新影响,持货商售货心切,行情逐步回落;芡实需求不旺,行情稍显低迷;槐米今年丰收不丰产,但受大环境影响,行情仍未见好转;山银花随着产新结束,价格止跌暂时转稳,但行情依然低迷;冬瓜子今年产新后价格一直处于回落,目前售价暂稳;防己走动暂不理想,行情较前期有所下滑;西洋参、红参虽为正常走销,但行情表现疲软;蛇类、蜣螂(大将军)、鼠妇等需求不振,价格疲软又显回落。

 

二、近期部分行情涨跌表

 

       通过行情对比表可以看出,8月份的市场情况降价品种不少,涨价品种极少。

 

 

三、近期部分品种点评

 

1、白芍陆续产新 行情为何不温不火?

 

       白芍是我国常用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生长年限长(生长周期在4-5年),生产恢复比较缓慢,去年4月份行情曾飙升至80元左右,且高价持续到产新前,后来受产新与持有低价货源者多实现利润陆续抛售,冲击价格跌落下来,同时再加上2024年下半年整体药市行情降温,多数中药材价格下滑,有货者恐慌卖货导致价格一落再落,因此,今年产新尽管白芍预估产量将不大,但是其经营户也不敢轻易入手购进,加工户也是有订单就购进,以至于行情不温不火。

 

上图为:白芍

 

   点评:白芍今年产新前经过实际消化,还有散户购进拉升了价格,尤其一二级与三四级货价格上升,而从产新以来看,新货上市货源并不及去年同期,至于白芍后市是否还有利好显现?让我们持续关注。

 

2、蔓荆子产新行情走跌 后市有否反弹的机会?

 

       蔓荆子为国抽品种,其2025年前年后总体趋势显升,产新前行情多在100-110元之间,但进入产新单叶蔓荆子随着新货冲击价格出现下滑,行情持续走跌,目前第一茬产新结束,价格止落暂时转稳,江西货售价在65-75元之间不等。

 

上图为:江西单叶蔓荆子

 

       点评:蔓荆子今年产新行情走跌,主要原因一是家种蔓荆子今年采摘面积相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有商统计由于今年干旱单产有减,江西新货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是进口货不断有货源到达口岸,受需求下滑与新陈货叠加影响,供应充足。再者,国产单叶蔓荆子的产量每年虽不能满足市场,但单叶蔓荆子和三叶蔓荆子(进口蔓荆子达不到国家药典质量要求)两者按一定比例相混合,含量基本达到国家药典质量标准来填补缺口,同时缓解了市场供需紧张,也造成了当前蔓荆子供大于求,因此,进口货源逐步走低也导致了单叶蔓荆子价格在实际消化中大趋势下滑,预计随着产新的推进,多商认为后市还将有一定调整。

 

3、吴茱萸产新价落 后市是否值得关注?

 

       吴茱萸从近几年生产情况来看2020年新货产量增加明显,2021年产量更多,2022年、2023年、2024年虽传言每年新货减产,但仍有一定产量并且能满足当年的需求或还有剩余,因此,自2020年从百元高价跌落以来,最近这几年涨涨落落变化并不大,价格一直在45-55元上下波动,今年产新受各个产区新货上市量大与大环境的影响,行情不断回落,目前价格已经滑至近年低点,江西产地中花售价已降至24-25元。

 

上图为:江西中花吴茱萸

 

       点评:吴茱萸之所以产新价又落,归根结底还是多年积压的库存不少所致,即使有外界资金介入行情出现反弹也犹如昙花一现,并无其它利好,多商认为只有随着库存的逐步消化,再加上植株的老化加速以及生产上继续遭遇破坏(连年收益低、收益亏本,种植户继续把植株砍伐),吴茱萸行情才能真正的价格上涨。

 

四、总结

 

       从本月产新品种与市场行情走势看,跌价品种继续增加,涨价品种寥寥,当前的市场仍处于继续下探或震荡探底,因此,在中药材风云变幻的当下,其最终价格波动还是由供需决定。

 

       接下来随着各地药博会相继召开也是市场淡季走向旺季的过度,大家也都期盼市场转好,但面对当前的状况与行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顺应趋势,把握其短期机遇并注意规避相关风险。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