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市盘点(第一百三十三期)~~行情利好短期难现 长线

2012-09-18 11:20 作者: 代一铭 3836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一周总述


        本周综合200指数呈现小幅上扬态势,报收于2249.81点,周环比上涨0.426%。各分类板块中,除滋补40指数下跌外,其余指数全部飘红,其中香料20指数上涨势头强劲,周环比涨幅2.118%,成为本周领涨板块。

关键词:《2012年上半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五部门启动提升工程 中药产业万亿盛宴待享

1.《2012年上半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近日,商务部发布《2012年上半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对纳入统计的29种中药材2012年上半年市场流通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三七、天麻、人参三味药材价格持续上扬;白芷、麦冬、金银花、山药跌幅较大;附子、当归、厚朴、牡丹皮和甘草等行情基本平稳。白芷、麦冬等价跌品种,生长周期短,产区分散不易掌控,且生产易恢复,前两年行情利好,各地盲目扩种,促使量多价跌。信息交流的缺失,使个体种植户缺乏相应的信息指导,对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种植有较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农户的每一次减种或扩种都是在“赌运气”,而一旦赌输,不仅农户无法实现种植利润,影响种植积极性,过多的货源流入市场,也会影响市场行情和走势,继而波及整个产业链。如何能真正惠及农户,引导中药材行业健康发展,做到物尽其用,加强信息引导和订单农业的试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2.五部门启动提升工程 中药产业万亿盛宴待享

        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到2015年要基本建立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此次五部门的提升工程,意在加强中医药的基层覆盖率,拉动中医药行业发展。这对于中药材行业是个契机,一旦基层覆盖率得到保障,中医药真正地深入基层,中药材的需求力度将明显增加,或将为中药材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而近年,以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等为主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也发展迅猛,早在2009年产值就已达到7000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可达1万亿。在倡导绿色健康的今天,中药已不单单是治病救人,而是在积极进行角色转换,人参被列入新资源食品,药妆收到追捧,中药应用方面得到扩宽,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药所蕴藏的商机将会逐步显现。
$pager$

第二部分:热点分析

        薏苡仁:贵州薏苡仁离产新越来越近,部分持货商焦虑心态进一步增强,再次降价销售手中货源,但由于整体市场缺乏实际需求,少有商购货,大货走动依然缓慢,目前亳州市场小粒货多要价12元左右、大粒货价在9元左右。

        后市点评:薏苡仁受产新临近影响,本期价格波动较大,贵州95米下滑了7元,售价在12元左右。该品从2009年开始涨价,2010年至今价格虽有震荡,但仍处于高位,这三年的利好行情,产地积极扩种,产量逐年增加,致使现产地陈货量依然庞大。货源充足且不易保管,而产新又近,商家多不看好后市积极抛货,导致价格下滑,估计在中秋节前后新货应市,价格还有下探空间。

        三七:三七前两周行情受新货影响,价格下调幅度过低,产区农户采挖不积极,从而导致新货应市量有所减少,带动行情小幅反弹。市场因实际走销不佳,价格波动不明显,现市场120头9成干左右货要价580元,9.5成干货要价600-610元,80头含潮货590-600元,9.5成干630-650元,60头含潮货630元,较干货650元。

        后市点评:三七关注商家依然较多,现距离新货大量上市越来越近,商家观望情绪较浓。自上月末三七价格下跌百元之后,产地上市货源有所减少,加上货源干度提升,价格又现小幅回升。因今年三七可采挖面积大,多商看空后市,出手货源,而现三七价格仍处高位,想要跟进获利风险较大。

        羌活:羌活继续产新之中,目前市场新货量不是很多,大量新货上市还需一些时日,由于市场缺乏实际消化,购买大户有限,行情徘徊不前,目前亳州市场四川统货68-69元,蚕羌120-125元之间。

        后市点评:羌活甘肃产区家种已经成功,四川产区仍以野生资源供应。今年四川地区采挖较正常年间推迟,刚刚进入大量产新时节,而此时当地只有羌活和甘松可采,农户多对价格较高的羌活情有独钟,现采挖力度较大,预计今年产量将较去年有增,等到新货大量采挖上市,估计价格还将有所下跌。

        茯苓:茯苓已经开始产新,目前市场整体货源消化迟缓,行情比较低迷。现在亳州市场统块14-15元之间,小丁16-17元之间。随着新货的大量产新,后市有待关注。

        后市点评:茯苓部分产区开始小量产新,大量新货上市估计还要一个月左右。茯苓种植周期短,在前两年高行情刺激下,扩种面积较大,虽今年种植面积较去年有减,但陈货多未得到有效消化,阻碍行情上行。下半年药厂备料,茯苓走动将会转好,但新货上市所形成的压力,仍旧会抑制其行情,稳中趋跌或为其主要走势。

第三部分:后市点评

        近期市场依旧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一方面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即将来临,经营商信心增加,都在翘首企盼“回暖”;另一方面是大量家种品种陆续产新,市场压力仍存,回暖预期短时间内尚难实现,但市场也不乏热点品种,以下品种需重点关注:三七、麦冬、白芍、黑胡椒、草果等。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