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玉林药市]药市盘点(第二百一十八期)~~三伏酷暑

2014-07-22 16:37 作者: 丁钦洋 3513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第一部分 一周总述

        上周(2014.7.14-2014.7.20)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在7月14日开盘后大盘指数开始下跌,直到7月18日指数开始止跌转稳。截止7月20日,大盘指数仍然平稳运行,综合200指数报收于2586.14,周环比下跌0.20%。

        本期关键词:网售处方药开始试点 中药材发展陷瓶颈 缺乏科学规范种植

        网售处方药开始试点

        5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放开处方药在电商渠道的销售。本月上旬,食药总局批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网络销售处方药的试点。

        早在2004年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已经开始,但是处方药一直作为“禁区”存在,而网售处方药放开,改变了传统的门店售卖模式,节约了中间陈本,药品价格或有望降20%左右,也给予了患者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便民的背后,关于用药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多方面的争议,在缺乏指导下用药,其危害可大可小。与此相似,部分中药材可药食两用,且中药材获取方式多样化,一旦自行盲目的进补或配方,也会对健康不利。是药三分毒,如何合理有效的用药,值得关注。

        中药材发展陷瓶颈 缺乏科学规范种植

        中药材的品质决定成药的质量,因此,作为中药行业的“第一车间”,中药材种植显得极为重要。早在数年前,国内相关企业已意识到药材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并通过自建GAP基地、订单式合同种植等多种方式参与种植到生产的环节,但至今只有为数不多的中药生产企业实现了核心产品的核心药材自给。

        分散的家庭种植模式,药材种植产业化程度低,造成了种植的不规范,不仅药效无法保障,还有可能出现药材种子种源退化。介于我国中药材种植地域辽阔,种植品种繁多,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尤为重要,相关部门或应在此方面下功夫。

        第二部分 热点分析

        菟丝子:菟丝子由于流通货源不多,加之有限货源又多在少数人手中,虽然目前正是销售淡季,但行情依然稳步攀升,目前亳州市场宁夏统货因质量不等价格在70-80元之间、水洗净货85-88元;内蒙原包统货80-85元不等、水洗好货90元左右。

        后市点评:菟丝子在我国宁夏、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但产量供应主要来自宁夏和内蒙古地区。去年,菟丝子产新以后价格出现大幅上调走势,亳州市场菟丝子内蒙统货从2013年6月的30元左右上涨至年末的55元,上涨幅度达到83%。此次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宁夏主产区受黄河水灾影响,导致菟丝子减产所致,而另一方面,减产所引发的高关注度,也是菟丝子行情不断上扬的推动力。今年以来,随着菟丝子各产区货源的逐步外销,其价涨之路并未终结,反而出现越演越烈之势,内蒙统货已达80元高位。 高价必将刺激农户的种植热情,从宁夏、内蒙古产区今年播种情况来看,种植面积较去年大幅增加,如果今年没有灾害天气发生,那么今年产量或将明显增加。菟丝子作为一年生品种,高价行情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而从去年产新后至今,价格表现强势,估计在产新之前其利好还将充分释放,但产新后不排除行情走跌的可能,商家应注意控制风险。

        猪苓:东北猪苓近阶段随着新货陆续应市冲击,行情持续下滑,且价落幅度较大,目前经营户暂时多选择随购随销维持正常经营,亳州市场售价230元左右,北朝货价在220元左右;陕西货价格仍较高,且持货商要价较为坚挺,在300元左右。

        后市点评:近年来野生药材在市场上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在众多行情突起的野生中药材品种中,猪苓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价格几乎一直呈上行态势,近年均保持在200元左右的高位运行。高价格不仅刺激了农户的采挖热情,同时也加快了猪苓的野生变家种步伐,2008年开始陕西产区已经逐步推广家种猪苓,猪苓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市场流通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原因在于,猪苓的高价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种植队伍,猪苓大部分鲜货用来作种,商品流通自然减少。此外,东北产区主要供应野生资源,从北朝还有货源进口,虽现猪苓供需仍存在缺口,但家种货源的大量上市势必对其行情产生极大的抑制。就短期而言,受新货影响,价格波动频率会增加,长期来看,在家种资源的补给下,猪苓后市经营风险较大。

        蛇床子:蛇床子,前期到产区寻购的药商较多,而因今年新货产量减少较明显,产区持货商售货惜售心理较强,加之市场人气较旺,市价快速上涨后,因价格上升过高,部分药商停手持观望态度,市价止升转稳,现荷市川产蛇床子零星售价45元,外省货含杂质较多的货多交易价格38-39元之间,略好点的货要价40元。

        后市点评:蛇床子为野生资源供应,在前期产新时,行情逆势上行,成为市场的热点品种。按理来说,蛇床子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均有产,产量恢复起来相对容易,这样的品种不容易有行情产生。其实,蛇床子在去年产新时便蠢蠢欲动,刚刚开始产新便出现了价扬走畅的局面,今年产新后价格又开始上攀。作为小三类品种,在淡季的氛围下有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是什么推动了蛇床子价格的上涨?不外乎以下几点:其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劳动工值的增加,投入到蛇床子采集的劳动力减少;其二,蛇床子作为生产洁尔阴、妇炎洁等的原料,用量有所增加;其三,天气助力,部分产区出现干旱,导致蛇床子减产。那么,从20多元价位攀升至30多元价位后,蛇床子能否继续上涨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需要注意的是,蛇床子毕竟是个小品种,需求量有限,且产区广泛,高价格不但会抑制需求,还会刺激采收,见好就收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枳壳:枳壳,荷市小量货源走势尚可,因产区来货量不多,且市场经营商手中存货量也不丰,淡季市场行情仍保持稳定运行,现荷市江津枳壳交易价格35元。

        后市点评:枳壳主要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其中湖南产量较大,而江西所产货源质量较佳。从枳壳的历史走势来看,枳壳不是一个容易出现高行情的品种,上一次20元(江西 统 下同)以上高价出现在2010-2012年上半年,众所周知,这个时间段药市经历了牛市和熊市的转化,在众多品种价格齐齐上涨的情况下,枳壳的价涨或许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此后,枳壳价格呈小幅回调整理趋势,直到去年枳壳价格再次缓慢上涨,今年以来价格上涨更为猛烈,从20元左右拉升至40元上下,价格上涨归结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收人员减少,导致产量逐年递减。其实,除此之外,人为参与因素在此次枳壳的涨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户的囤积参与,促使价格不断走高。现正值市场淡季,枳壳江西、重庆等产区已经开始产新,商家观望情绪加重,随着干货的应市,枳壳行情面临考验。

        第三部分 后市观察

        本月正式进入三伏天,标志着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来临,在高温酷暑下药市更显萧条,看不到转机,药商的经营也显得漫不经心。部分品种的产新,加剧了市场压力,综指200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受产新品种及丰厚库存拖累,市场难改低迷态势。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趁鲜加工”依然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安国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8月5号公布了第一批普通加工企业趁鲜资质的许可名单,该政策文件名为《安国市人民政府关于认定安国市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的通知》。该通知...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