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河南省地产中药材盘点(第三十二期)

2015-02-02 11:51 作者: 丁钦洋 3869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本期该省货源走动以平稳为主,根据具体货源走动情况归纳如下:

  一、河南中药材产业一周热点

  (2014.01.14-2015.01.30)本期关键词:南阳市:品牌引领做大中药材产业

  唐栀子、唐半夏日前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纳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区)项目库,进一步打响了唐河县中药材产业品牌。

  唐河县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成就了中药材资源优势。据全国第四次中药材普查结果显示:唐河县野生植物类中药材271种,国家规定的51种重点中药材品种在唐河已经找到45种。

  近年来,我市以举办张仲景医药节为载体,大力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传承张仲景学术思想、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打造中医药之都,为唐栀子、唐半夏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顺应这一形势,唐河县努力打破全县中药材产业分散、产量不集中、未形成规模、没有龙头企业的发展瓶颈,成立中药材开发办公室和中医药管理局,为以唐栀子、唐半夏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统一规划,优中选优育品牌,并统领全县农户的栽培、采收、加工。

  兴基地促规模。该县按照“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引导药农以规模种植为主,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农民种植中药材。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6万亩,年产值达4.8亿元。其中,唐栀子种植面积11.8万亩,唐半夏种植面积0.3万亩。

  建机构促研究。成立唐河县中药材研究所,引进河南农大、河南省中医学院、南阳师院、南阳医专的专家,对以唐栀子、唐半夏为主的五大唐河道地药材进行研究,并成功开展了栀子色素有机产品申报和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办协会促销售。引导帮助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中药材种植户成立唐河县中药材协会,全面协调中药材生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服务广大中药材种植户。在中药协会的协调下,唐河先后成立中药材合作社40余个,建立了年交易量达3000万公斤的豫南栀子专业交易市场,全国首家大型栀子色素提取中心成功投产。今年以来,仅栀子原果销售一项,就和20多个省市的客商签订协议,进入盛果期的近9万亩栀子被订购一空。

  抓招商促共赢。积极与海王药业、天士力、王老吉等大中型药企、饮品加工企业及南阳方林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等取得联系,进而签订中药材生产的合同或订单,建立起长期规范的销售渠道,促进全县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

  二、品种点评

  决明子:近期打电话询问行情的商家较多,前来产地购货的商家较少,货源走动不快,现产地统货售价4-5元左右,行情稳中有降。

  山药:土地已上冻,农户停止采挖鲜山药,剩余在地货源将在明年春季出土,目前当地加工出来的河北低硫山药片售价40元,光条40元;河南低硫山药片42元,无硫货售价45元,近期由于年关将近,到产地来寻货的药商不多,货源走动较慢。

  生地: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近日下雪,农户已停止生地的采挖,据当地药商介绍,今年由于生地产量颇丰,以及陈货库存有量,产区生地价格出现持续下滑,一周掉了0.5元左右,现当地三级货100支以内的生地小贩售价9.8元,二级50支左右的售价10.7-11元之间。

  牛膝:因年关将近,产地小贩收货积极性不如前期,怀牛膝南京货价格较前期下滑了1元左右,现售价15元,当地大选货仍保持20-22元价格,中选货18-20元,前来产区采购货源的外地客商较少,货源走动显滞。

  苦参:近期因当地天气不好对新货的采挖加工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目前该品价格不高,农户采收积极性偏低,新货量不大,一般统货片子价在10元左右,好货片子价在12元左右。据当地药商介绍,目前当地苦参存货有量,货源以两三年前有些变色的陈货为主,陈货持货商要价在8元左右,但未见陈货成交,整体走动偏慢。

  辛夷花:近期该品行情平稳,药商关注度较高,货源走动平稳,本地尚有库存待售,目前产地九成干的无梗货售价在31-32元左右。

  白术:小产区之一,今年因当地气候暖和,虽已入冬,但土地尚未上冻,白术仍在产新,现产区白术鲜货售价4元一公斤,近期到当地来组织鲜货大货的亳州药商较多,货源走动顺畅。

  连翘:货源已经极少,最近寻货的商家较前期有所增多,带动行情出现上涨,目前当地水煮货基本已经售罄,生晒货部分商家要价60元,实际成交价格在58-59元,该品2014年产量减产较大,加之陈货库存基本消耗殆尽,多商看好后市,出售意愿不强。

  南五味子:该品在2014年因天气干旱影响产量有减,行情有所上涨,近阶段行情一直保持稳定,现当地统货价格在23元左右,产地剩余库存已经不多,最近到产地购货的客商也较少,估计短期内行情不会有太大变化。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

六月的南方已是夏日炎炎,但酷热的天气也掩盖不了当前药市的瑟瑟寒冬,淡季之下,货源销势迟缓、价格升少降多的局面仍在延续,不少品种行情一跌再跌,即便是跌到了农户的农本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的局面,对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