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未来3-5年 中药材市场将继续低迷

2015-09-15 16:32 作者: 支世敏 4213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药材天地网讯]自2010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大爆发以来,大部分中药材的生产呈几何式增长,现在生产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白芷、白术、白芍、党参、黄芪、黄芩、百合、太子参、桔梗、三七等大宗品种。这些品种都在前几年创下过辉煌高价,在大家分享高价喜悦的同时,也为现在的低迷埋下了隐患。那些前几年疯狂发展的种植面积已经开始产出,并开始大量涌向市场,造成家种药材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

  烂市了,该抄底了?

  经常听一些做药材的朋友说,现在桔梗价格已经很低了,可以入手囤货了;百合价格也已经跌到成本了,可以买来放上了;白芷已经烂市没有人要了,现在就是抄底的时候;诸如此类的言语不绝于耳。可能在大家的眼里,目前的药材价格真的已经很低了,就像不断下跌的股票,从高价时的四五十元跌到现在的十几元,这样低的价位怎叫人不心动,毕竟相较于高价已经去掉了几倍的风险,就算赔也不会输得太惨,可真实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越跌越种滋生行业怪相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目前大宗中药材的种植现状,虽然大盘在下跌,但种植热却并未真正褪去,甚至出现了越跌越种的“怪相”。在经历了多年的磨合和历练之后,不管是药材种植者,还是经销商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抗风险能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大环境里寻求自我安慰的逆向思维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当大家都觉得药材不能种的时候,他们继续种;当大家都觉得现在买货囤积是自寻死路的时候,他们偏要逆势而为。他们认为总有一天行情会对他们多年的“忍辱负重”给予足够的回报,他们是最忠实的信徒。如浙江种植浙贝和元胡的生产者,他们深谙其中的道理。就算浙贝、元胡连续几年不涨价,他们仍会面不改色的年年种,年年存;安国种植沙参白芷的农户和商家也是,年年种,年年存。他们心里都有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毅品格,坚如磐石的品格。

  未来市场仍将低迷

  然而,正因为他们这种自作聪明的逆向思维,给整个市场传递了错误信息,使得该调减的面积得不到有效调减。产能过剩的问题不仅不能直接的显露在市场面前,反而愈演愈烈。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家都觉得应该涨价的品种始终没有真正涨起来的原因所在。如今虽然在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出现了一定的阵痛,但中药材市场整体上仍未得到有效调整。如果生产面积不能得到有效调减,那么未来3-5年中药材行情就仍将持续低迷。而现在还仅仅只是供求失衡、持续低迷的开始而已。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趁鲜加工”依然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安国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8月5号公布了第一批普通加工企业趁鲜资质的许可名单,该政策文件名为《安国市人民政府关于认定安国市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的通知》。该通知...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

进入7月,销售淡季仍在延续,并由于天气炎热和高温等因素,市场里还是如此冷清,同时在终端需求不旺愈发明显,我们看到了中药材持续走低的销量和品种继续呈现涨少跌多或低迷的景象。上图为:亳州市场样品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