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大关:千亩大黄喜丰收 中药材铺就致富路

2024-12-31 16:07 作者: 微大关 5015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冬季,走进大关县靖安镇松杉村大黄种植基地,虽寒风刺骨,却热闹非凡、药香四溢。以往,当地主要靠人力采收大黄,如今有了新的方式——挖掘机采收。

 

  田间远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巨大的耙在挖掘机的操控下轻松高效地将大黄从土里挖出,村民紧随其后忙着抖土、切割,拖拉机则负责一车接着一车往仓库运送。

 

村民正在给大黄抖土。何桂花摄

 

  近年来,大关县聚焦农业现代化,把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精心培育,从生产布局优化、优势品种筛选确立,到种植基地壮大,再到产品集散加工与市场营销能力的巩固提升,全方位推动中药材产业进阶。产业蓬勃发展,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

 

  松杉村位于大关县靖安镇西北部,海拔2180米,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山区,是大黄、党参、独活等中药材生长的天然沃土。

 

大黄。陈绍金摄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松杉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药材产业。全村共种植中药材2800余亩,其中大黄1000余亩、党参1000余亩、当归800余亩,预计可实现产值约3100万元。该村还通过“党支部+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组建4个合作社,引进3家公司,发展了55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把中药材发展成村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

 

  “我在松杉村流转了五百来亩土地,主要种植大黄、独活、当归等中药材,目前是大黄的采收期,用工多的时候每天有七八十人,每年付出的工钱大概有五六十万元。”昭通市树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正树介绍。

 

曾正树正在切割大黄。何桂花摄

 

  通过大黄、当归等中药材种植,曾正树不仅实现了致富梦想,更带动了众多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增收致富。“种植、除草、采收我都在基地干活,从3月份到12月份,我在‘家门口’也能挣几万块钱。”村民代申文长期在基地务工,如此一来,既拥有了收入保障,又可以兼顾家庭。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大关县委、县政府大力完善灌溉设施,将灌溉用水精准引到田间地头。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大黄等中药材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还显著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待运走的大黄。陈绍金摄

 

  据悉,2024年,大关县中药材存田规模25.2万亩,投产采收面积6.8万亩,实现各类中药材产量(折干)3000吨,农业产值1.83亿元,综合产值3亿元。现有骨干经营主体54户,联结带动农户6800户。大关县中药材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当地居民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致富蓝图。(陈绍金 何桂花)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