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景谷威远:土地生“精”,收益添“金”
走进景谷县威远镇文朗村的滇黄精种植基地,一株株错落有致的滇黄精舒展着翠绿修长的叶片,一串串淡黄小花苞悬于枝间。
“一开始我回家种的是重楼,现在重楼种植规模大了,收益提高了,我便开始拓展种滇黄精等其他中药材了。”文朗村种植大户饶永介绍起了自家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基地种了重楼、滇黄精、白及等多种中药材。
文朗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依托文朗村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的优势,积极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近年来,文朗村共计种植滇黄精433亩,像饶永、张建明等多位滇黄精种植大户,种植量均超30余亩。村民除了自家药材种植收入,还可以到种植大户基地打零工挣钱,增收道路越走越宽。
同时,威远镇联合村也在不断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土地生“精”、收益添“金”之路。联合村通过党建引领,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到景谷镇文山村学习“滇黄精+茶园”套种技术,计划订购100万株种苗,扩大套种规模500亩,在做优做强酸枣树茶这一有机品牌的同时,积极培育“茶园+滇黄精”立体生态特色产业。
“滇黄精套种管理可以跟茶园管理同时进行,亩产量可达两吨左右,每亩可增加经济收益7000多元,是村民实现一地多收的有效途径,可以稳稳鼓起村民的‘钱袋子’。”联合村党总支书记李云憧憬着“茶药共生”立体套种模式可以早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威远镇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滇黄精、重楼、茯苓等特色中药材产业,村民收入不断添“金”。下一步,威远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技术指导,积极探索复合型林下种植模式,下好“林下经济”这盘生态棋,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罗昆红 王邦源 王帅)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魏璐定西,这片气候温凉、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的土地,自古便有“天然药仓”的美誉。如今,依托专业化市场体系的蓬勃发展,当地中药材产业正沿着规范、高效的脉络茁壮成长。全市已建成以陇...
原标题:独龙江乡群众:编织生态富民新锦绣李玉花(右一)与同伴们在巡山护林。艳阳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马库村的一条河两岸,村党总支书记马成华带着几十名村民清理沙石,平整土地,挖坑种树。今...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
强化中药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打造更好的中药质量生态。近期,多地药监部门持续完善和加强中药监管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药监力量。河北——近日,河北省药监局召开中药品种质量提升研究开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