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江西兴国九山生姜栽种逾千年 极具药用价值

2014-06-26 09:59 作者: 庞小琼 824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医学认为,夏日之所以要吃生姜,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我国很多地方都盛产生姜,但产自江西兴国的九山生姜尤为受夏季养生人群的偏爱。


  ▲九山生姜的根茎很肥大,最重的每株可达1公斤。

  传承千年的唐代贡品

  连续几日的降雨让夏日的南昌拥有了一阵短暂的“凉爽”,但之后仍将经历一段“漫长”的高温期。炎炎夏日,南昌节节攀升的气温总是备受人们关注。同样,夏季养生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传,宋武帝刘裕曾掌握着两个秘方,一是用千里光治金疮,另一个便是用生姜治感冒。刘氏丧国后,其后裔南逃,其中的一支定居虔州(今江西赣州),沦为客籍,同时也把千里光和生姜带到了虔州。

  传说虽属野史轶闻,无可考稽,甚至不无文人攀龙附凤,故作风雅之嫌,但九山生姜自唐代以来就是“虔州贡品”却是确凿无疑的史实。

  衍生“姜王”习俗

  兴国九山生姜驰名古今,据《新唐书》中《元和郡县志》记载:九山生姜被唐朝廷列为“虔州贡品”。据此,兴国县九山村坳丘圩种植生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千余年来,代代相承,绵绵不绝。

  据坳丘圩的村民反映,村里以前还有“姜王”大赛的习俗。每年收获生姜的季节,全村会选取产量最高、个体最大的一兜姜作为“姜王”,像状元游金街般鼓乐喧天地绕村一周,之后全村将其分而食之。可见,种植生姜是九山村一项历史悠久的农事习俗,且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当地民间就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赛过远近十八乡,嫩如冬笋甜似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之美传。

  坳丘圩四五十户人家,种姜面积达六百亩,每逢盛夏,山坡上、沟坎旁,处处可见葱翠的姜叶、碧绿的禾苗。到了收姜时节,南来北往的客商、车辆使这座偏僻的小山村顿时变成了繁华的街市,成为兴国边陲山区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pager$

  医疗价值颇高

  其实,早在周秦时代,我国就有种植、食用和医用生姜的习惯。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不撤姜食,不多食。”他深知食姜之益,所以每次饭后都会嚼上几片生姜。

  李时珍总结生姜在饮食与药用方面的众多功用道:“(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由此看来,各家各户平时在烧鱼或制作凉拌菜时加入一些姜丝、姜沫,不但能提鲜,还可御百邪。

  生姜虽然不是蔬菜中的主角,但却弥足可贵。它外表看似平淡,内涵却十分丰富;它出于泥土,经得起风吹日晒。因此,人们常用“姜还是老的辣”比喻老年人有经验,办事老练。

  在医学上,生姜也是很好的中药原料,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可用作矫味剂、健胃剂、发汗剂、芳香兴奋剂、驱风药、镇痛药等.还可止呕、解毒、治冻疮等,也可以配制成各种药剂。

  民间常用将生姜捣烂或切成薄片,加入少许红糖冲成汤,来治疗轻微的伤风感冒、头痛、鼻塞等小病;女性在行经前后因“寒”引起腹痛时,服用姜糖水也很有效;脉管炎初期,可用生姜汁外擦患肢;风湿性关节痛、冻疮可用生姜煎汤熏洗患处;百虫入耳可用生姜汁少许滴之,虫很快即出;块状脱发可用鲜生姜外擦,久用效果良好。

  罗霄山脉孕育“姜王”

  据兴国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德力介绍,生姜有雌雄花蕊,但是极少开花。九山生姜每株高约70~90厘米,分枝较多,茎秆基部稍带紫色并具特殊香味,叶为披针形、绿色,根茎肥大,姜球呈双行排列,皮浅黄色,肉黄白色,嫩芽淡紫红色,粗壮无筋,纤维少,肉质肥嫩,辛辣味中等。

  九山生姜的根茎很肥大,最重的每株可达1公斤。上世纪五十年代,江西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对九山生姜取样分析测定后,得出每百克鲜姜(冬姜)平均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等人体所需物质非常丰富。

  兴国县地处罗霄山脉以东、武夷山脉以西的雩山山区,纬度偏低,因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位于兴(国)于(都)交界处的坳丘圩属边陲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8.8℃,年平均降雨量为1515.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4天。正是这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孕育了驰名中外的九山“姜王”。
$pager$

  春种冬收姜姜不同

  刘德力表示,种植九山生姜一般选择在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较多的壤土或沙壤土中,每年的“谷雨”节气(4月下旬)过后,旬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时栽种较为适宜。种植过九山生姜的田地不宜连作,通常要隔3~4年再进行新一轮的种植。

  九山生姜喜阴,不耐炎热,如果气温过高,受阳光直射,则生长不好。因而,种植以后,姜农们会在田埂插上稻草、麦秆或绿叶树枝等为姜苗遮阳防晒,也有一些村民会在田中穿插玉米、山药等作物或以搭棚的形式为其遮阳。

  每年的“寒露”节气(10月上旬)至“冬至”节气(12月中下旬)期间,为九山生姜的收获期。但采挖需要在晴天进行,因为阴雨天土壤湿度大,不宜采收。

  行销各地名扬海外

  九山生姜按照收获和贮藏的季节又可分为四类:“立冬”前收获的称为“子姜”;立冬后收获的称为“冬姜”;入窖贮藏后的称为“窖姜”;窖藏二年以上的称为“陈年老姜”。子姜、冬姜主要作蔬菜或调味品使用;窖姜、陈年老姜除食用外,主要作为药用。

  兴国九山生姜声名远播,行销江浙闽粤大半个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还在上海设立了专门出口点,冠名“中国九山姜”,飘洋过海,走向世界,可谓名闻遐迩。

  而今,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生姜深度加工的不断拓展,九山生姜已在社富、杰村等全县十八个乡广泛种植,年平均产量达三百万公斤以上,行销全国各地,成为兴国农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坳丘圩村民用小小的九山生姜铺就了一条通向小康的致富大道。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走进玉龙县“云药之乡”鲁甸乡,万亩连片种植的滇重楼、云木香、云秦艽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基地里忙着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鲁甸乡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腹地,盛产各种珍贵中...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记者5月13日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31万亩,同比增长15%,产量为5024吨,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近年来,贵阳贵安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地域...

4月28号,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立元公司)的车间内,生产线上一片繁忙——一根根精心筛选出的中药材川牛膝被整齐地“喂”入机器中,从另一头出来就成了片状,很快堆成一座小...

眼下,正值中药材淫羊藿种子采收季节。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的淫羊藿喜获丰收,村民们正在基地采摘淫羊藿种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走进调洞村淫羊藿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遮阳网下,成片的淫羊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7日讯武汉有片山林集8种示范功能于一体,其中包括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区。5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林中种有4种中药材,率先采收的茯苓当天即已售罄。7日上午,记者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