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年来,乘着“美丽贺州·清洁乡村”活动的东风,贺州市积极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注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新种植中药材产业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喜人景象。山坡绿了,腰包鼓了,农民笑了,绿草变成了银草,青山变成了金山,且看贺州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如何遍地开花——
挖掘生态优势,“点草成银”。挖掘本地生态优势,引入外来资本念好“生态发展经”。贺州市是传统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原产地,随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极适宜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去年12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香港华鸿国际实业集团,投资1.2亿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下湾村建设了幸福下湾有机生态示范产业园铁皮石斛示范基地项目,带动当地农民种植5至10万亩铁皮石斛,产值预计达到5至10亿元。
打造中药品牌,“点药成金”。为抓好中药材产业开发,推动农民增收,贺州市还注重打造中药品牌,通过种植中药材带动群众致富。以全国知名品牌广西灵峰药业为依托,签订了10万亩鸡血藤回收订单,在28个贫困村大力发展种植鸡血藤、千斤拔等中药材,作为金鸡胶囊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如,在黄石林场建立鸡血藤和千斤拔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在大平、水口、步头等地建立了鸡血藤种苗基地。
创新合作机制,“摇树生钱”。贺州市积极探索土地规模经营新机制,推广“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各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不断涌现。钟山县两安瑶族乡大桶村村委主任邓光亮组织支部党员成立了中药材厚朴种植合作社和示范基地,全村药材种植面积达1200亩,全乡共90户乡民参与到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达3000亩,每亩纯收入约3.7万元,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摇钱树”。(董权花)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璟瑄记者樊未晨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在全球范围内以英文发表的中医药科研产出实现接近三倍的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6%,是全球科研增长率...
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总经理张朝华接替。01同仁堂董事长调整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8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正式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
中经记者晏国文卢志坤北京报道在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银河制药的牛黄上清丸(规格:6g×10丸)挂网价格为198元/盒。该药品的省内价差倍数为10.88倍。实际上,该公司同规格的牛黄上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