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菊花飘香时节,记者近日探访了我国四大名菊之一的滁菊主产区——滁州市南谯区,感受农业产业化带来的丰收喜悦和可观效益。
在施集镇井楠村姚李组,放眼望去一片白色菊海。 “今年雨水多,产量有所下降,但效益仍然不错。 ”村民童宗秀告诉记者,去年她种了3亩滁菊,因为行情好,今年扩种到4.5亩,并与收购企业签了订单。
近年来,南谯区把做大做强滁菊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培育龙头企业、推广订单种植,产业化步伐逐渐加快。目前,该区滁菊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占全市60%左右,亩产值3000元至5000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在滁州市滁菊研究所生产车间,所长龚建国向记者一边讲解滁菊加工流程,一边介绍当地滁菊产业发展情况:“市、区两级每年都从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提高种植与加工工艺,研发新产品,走出了一条 ‘专家+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滁菊研究所先后开展滁菊科研项目合作12项,承担了国家和省级10多项科研项目,研制出了滁菊原粉、滁菊保健枕、滁菊茶等多种产品。
南谯区另一大龙头企业菊泰公司,现在拥有6条生产线,每天加工鲜花约22万斤。该公司副总经理孙虹说,企业现在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都建立了代理销售点,还成立了电商部尝试网络销售。去年,该公司销售额达到1.23亿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叶加工企业和外商开始涉足滁菊深加工。上海一商人联合南谯区4户村民成立了曲亭滁菊合作社,今年销售总额预计可达300万元,亩均获益5万元左右。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滁菊致富,一些龙头企业纷纷推广订单种植,免费为菊农培训,并采取包片联户方式,对订单农户实行全程技术指导。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璟瑄记者樊未晨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在全球范围内以英文发表的中医药科研产出实现接近三倍的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6%,是全球科研增长率...
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总经理张朝华接替。01同仁堂董事长调整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8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正式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
中经记者晏国文卢志坤北京报道在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银河制药的牛黄上清丸(规格:6g×10丸)挂网价格为198元/盒。该药品的省内价差倍数为10.88倍。实际上,该公司同规格的牛黄上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