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姜价攀升 多数姜农"不跟风"维持原有种植面积

2015-04-14 09:40 作者: 庞小琼 1221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日,大孤山镇上册村农户在栽种大姜。 记者 刘兴华 摄

  又到一年种姜时节。今年山东乳山大姜收购价格持续攀升,每斤已由年初的1.6元左右升至目前的3.1元。即便如此,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出于种植成本高、行情起伏不定等因素考虑,大部分姜农较为理性,不敢盲目扩种。

  种植成本高

  亩投入不低于5000元

  4月10日,记者走访了午极镇、大孤山镇两大姜种植乡镇。连日来,姜农们都在忙着整理土地,播种、施肥、浇水、盖膜……姜地里,一排排小拱棚整齐地排列起来。

  午极镇政府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介绍,从湘沟村和土心头村抽样调查来看,今年他们镇上大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并不大,大部分姜农不敢盲目扩种,还是维持原有种植面积。工作人员分析,种植面积增加有限,最主要受到大姜种植成本的限制。此外,大姜种植对于土地的水肥、排水要求都比较高,村民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找到比较适合种植大姜的土地。

  对于这一观点,大孤山镇上册村的姜农于悦开表示赞同,他是种姜的“老把式”了。“种植大姜要求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都要很好,手里就这么些地,有合适的早就种上大姜了。”于悦开说,种姜除了对地力条件要求很高,还需要定期施肥、浇水、除草,即便不算姜农自己的工钱,每亩也要投入不低于5000元钱,对他这样普通的庄稼户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为此,他今年还是种了2亩姜。

  姜价起伏大

  未来行情难捉摸

  “当下卖的姜都是去年的,今年种植的姜要到明年才能卖,到时候价格咋样谁也说不准,所以我今年和去年种的量差不多。”采访中,不少姜农认为,面对波动不定的市场价格,还是理性种植比较靠谱。

  白沙滩镇玉前庄村姜农岳师傅种植大姜10多年了。根据他的经验,姜价确实难以捉摸,去年新姜下来的时候,大家还说,今年大姜丰收了,产量大,估计不好卖。但照目前的价格看,他还是能赚3万余元。今年,岳师傅仍然打算维持着原来的种植面积,用他的话说,这是“有利无利常在行”。

  “岁数大了,不能和年轻人一样跑出去打工了。只要大姜价格稳定在每斤1.5元以上,就比种花生、小麦合算。”岳师傅说,村里大多数种姜户也打算维持原来的种植面积,因为大姜的行情实在难把握。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国内生姜价格呈现大起大落之势。2010年,生姜价格大涨;2012年生姜价格由“姜你军”变身为“姜我军”的窘境;到2014年,“姜你军”再次出现,生姜价格波动很大。目前,不少大姜种植户对于扩大种植面积持谨慎态度,避免投机心理,也是应对市场、规避风险的一种成熟表现。
$pager$

  劳动力难找

  用工成本年年涨

  除了种植成本高、姜价起伏大等因素外,一些姜农也反映,大姜比较费人工,种姜和刨姜时都需要大量人手。而农村劳动力日渐减少,雇工的工钱水涨船高,也成了姜农保守种植的原因之一。

  昨日,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发现,不少种姜户请来亲戚或是邻居帮忙。“一名种姜好手,一天一个人能种上一分姜就不错了,要是种四五亩姜,不找人来帮忙是根本不行的。”上册村姜农丁师傅说。

  更令丁师傅犯愁的是收姜的时候。现在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等到收姜时,越着急赶在霜降前将大姜入窖,越发现雇名工人不容易。而且,雇工的钱也高了不少,去年男工工作一天的价格为150元至160元,女工为120元,比前年一天要多出二三十元。

  根据丁师傅的经验,生姜的亩产一般在7000斤至8000斤左右。因此,一旦姜价达不到每斤1元,雇人做工就算赔本了。

  相关新闻

  姜价涨了 收购却难了

  记者 刘兴华

  大姜收购价由去年12月初的每斤1.6元左右,涨至现在的3.1元。面对好行情,姜农们心里热乎的同时也有了惜售心理,希望再捂捂,盼望姜价再涨一涨。

  近期,乳山一家大姜出口企业去镇村收购大姜,明显感觉到姜不好收了。“姜农们一方面忙于种姜没有工夫,另一方面看到价高了,就想等等再卖。”该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

  谈及姜价上升的原因,王先生分析,一是前段时间姜农们出姜种,不少外地客商来乳山收购,拉动了姜价上升;二是今年大姜的出口量比较好,而姜农们手里剩的姜比较少,供求关系影响了姜价。虽然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姜价涨势缓慢,但从目前的形势看,生姜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但再怎么涨也应该不会涨到去年的每斤8元。

  昨日,大孤山镇上册村的丁老汉说,鲜姜收获之后可以窖藏两三年时间,村里的姜农们基本上都在囤货观望,希望等价钱合适时再出手。大家今年不敢期望卖出像去年那样的高价,后市如果能达到每斤4元,也是非常可观的。

  针对目前不少姜农惜售的心理,专家建议姜农可以分批出售,觉得价格合适可以先出手一些,毕竟真正的价格“临界点”不容易把握。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璟瑄记者樊未晨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在全球范围内以英文发表的中医药科研产出实现接近三倍的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6%,是全球科研增长率...

时下,走进菏泽巨野县营里镇,目之所及是成片的艾草田,青碧的叶片在风中舒展,农户正忙采收。不远处,艾草加工车间里,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艾绒翻飞,艾柱成型。巨野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精准聚焦艾草...

进出口总额同比微增0.2%,主力产品出口延续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底盘稳固2025年上半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总体仍保持稳定发展。据海关统计数...

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总经理张朝华接替。01同仁堂董事长调整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8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正式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

中经记者晏国文卢志坤北京报道在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银河制药的牛黄上清丸(规格:6g×10丸)挂网价格为198元/盒。该药品的省内价差倍数为10.88倍。实际上,该公司同规格的牛黄上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