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骗子泥巴扮“牛黄”卖出黄金价

2014-07-14 10:01 作者: 庞小琼 192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牛黄,又名丑宝,是牛科动物的胆结石,也是贵重药材,价格高于黄金。如果有人说他手里有一块价值20万元的牛黄原料,只要“白菜价”,你是否会心动呢?6月30日,我市警方打掉一个以假牛黄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破案10多起,涉案金额达8万余元。

  “被骗了” 3.9万元买到一坨黄泥

  3月19日中午,住在同安区的黄先生手里提着3.9万元现金,急匆匆赶去银行存钱。这时,路边一名男子过来找他问路,然后又神秘兮兮地问黄先生哪里有收“牛黄”。黄先生表示也不太清楚,正要转身离开,另一名过路男子凑过来,非常吃惊地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块牛黄,这个要值几十万吧,卖不卖?”“卖,我今天就是来卖这个牛黄的,这个是我们村里发现的,不知道去哪里卖啊。”黄先生被两人的对话吸引,便问对方这个东西的真伪。

  男子很大方地将手里的“牛黄”递给他看。黄先生打开塑料袋里的盒子一看,里面有一块黑黄的东西。黄先生从来没看过牛黄,不知道真伪,就随便问了一句“是真的吗?”另一个过路男子说,我认识一名医生,不然让医生鉴定一下吧。说着,打了一个电话约了一个人。黄先生跟着两个人到了附近的一家医院,刚好从里面走出一名男子,过路男子说这就是他的“医生朋友”。

  “医生”看了说,这个是牛黄的原料,能够提炼出价值20万元的牛黄。男子说他急于回去,便宜卖,过路男子拉着黄先生商议要一起买下来。看出黄先生也有点心动,对方问他有多少钱,黄先生说只有3.9万。男子说,3.9万也卖。过路男子马上说,这么便宜他要和黄先生一起买,但没有那么多钱,让黄先生先垫付,他马上去银行取钱。

  黄先生与对方完成交易后,三名男子分别找理由离开。这时,黄先生仔细看“牛黄原料”,感觉有些奇怪。掰开一看,原料是一坨黄泥,里面还夹杂着石块。发现被骗,黄先生马上打110报警。

  “全落网” 警方兵分三路擒获嫌疑人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联合同安分局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发现这种诈骗在厦门岛内外均有发生。警方回访受害人了解到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判断10余起作案手法相似的假牛黄诈骗案件,应为同一个团伙。

  警方以同安乌涂、海沧东孚一带为排查重点进行走访摸排。经过两个多月地毯式搜索,逐步锁定了三名犯罪嫌疑人的居住范围。经过5天的蹲点排查,掌握到了三名嫌疑人的居住地点。6月30日晚上,专案组兵分三路,分别赶往海沧和同安。7月1日凌晨3点左右,在海沧东孚派出所的协助下,专案组同时出击,将3名还在睡梦中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连夜开展审讯。

  “演技派”  三男子演“三簧”骗十多人

  经审,这是一伙来自贵州松桃县、由老乡互相介绍加入组成的诈骗团伙。犯罪嫌疑人梁某平身有前科,此前在重庆以同样手段诈骗10万元,被重庆警方网上追逃。另一犯罪嫌疑人胡某亮原是工地装修工人,被老乡拉下水后,辞职做全职诈骗,落网后对于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追悔莫及。第三名嫌疑人洪某身患疾病,骨瘦如柴。他们从今年3月起在厦门作案10余起,诈骗10多人,总涉案金额达8万多元。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对象有随机性,但一般都挑选单身中老年人下手。他们一般在医院附近假装与受害人偶遇搭讪,并用黄泥黄石制造的“天然牛黄”为诈骗道具低价推销,再由另一同伙假扮路人上前攀谈咨询价格,一唱一和迷惑受害人。为了打消受害人的顾虑,他们通常还会让第三个同伙扮成医生或药师,对“牛黄”进行“专业鉴定”以增加可信度。“三簧”演出,再加有利可图的诱惑,受害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擦亮眼”  勿贪利多思考少跟风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假牛黄诈骗的作案手法其实和之前社会上发生的“掉捡钱”诈骗手段有相同的本质,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人们一时贪图小利的心理,对受害人进行多人合作哄骗,只是换了作案道具。

  牛黄属名贵药材,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此药材真假普遍缺乏了解,这就给犯罪嫌疑人以可乘之机。受害人往往受自身见识局限,对谎言无法做出判断,加之受周围人的鼓动影响,常常一时激动头脑发热,便踏入了犯罪嫌疑人布置好的陷阱中。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本图由豆包AI协助制作)一、集采标准下的"质量-价格"失衡风险2025年4月,山东作为全国中药饮片集采牵头省份率先...

近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迎来了一项创新农业实践——竹林生态系统中天麻仿野生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竹产业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当地特...

浙江日报讯(记者阮帅通讯员张峰)“一亩林地,两种收入!”近日,在嵊州市谷来镇丰田岭村,看到自家香榧林下种植的10亩芍药开出粉色花朵,村民丁英财喜上眉梢。作为“中国香榧之乡”,谷来镇有香榧林约5万...

近日,在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岩山组的林地里,药农们正忙着为林下种植的药材苗进行管护作业。他们头戴遮阳帽,身背喷雾器,穿梭于整齐排列的药苗间,细心喷洒,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绿意...

近年来,达川区立足气候环境条件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创建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稻药轮作、粮药套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达川区种植中药材6.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