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同仁堂阿胶陷“质量门” 年初涨价三成遭质疑

2014-05-07 10:16 作者: 庞小琼 235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年初刚宣布提价30%的同仁堂阿胶,却于近日被媒体曝出质量问题:有媒体称,经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北京同仁堂的阿胶样品原料质量相对较差。

  不过,事后同仁堂发表声明称,“该批号阿胶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同时我们对该批号产品的企业留样产品进行了复检,结果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据悉,同仁堂于2009年发力阿胶业务。虽然与东阿阿胶、福胶等品牌相比,同仁堂属后来者,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同仁堂阿胶销售额逐年增长,产品定价亦水涨船高,今年初同仁堂更是紧随东阿阿胶提价30%。

  有业内人士称,“一边涨价,一边却暴露质量问题,这难免让人质疑同仁堂的阿胶产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更令人担忧的是,同仁堂质量问题近年来呈频发之势。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从去年起,就有广州、天津多地曝出各类质量问题。这无疑与同仁堂“老字号”、“高端品牌”的形象相悖。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多次致电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但截至发稿前无人接听。

  同仁堂阿胶质量差?

  4月29日,《消费者报道》称,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代表阿胶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L-脯氨酸”上,北京同仁堂的阿胶样品未达国家标准,其数值低于国家标准10.0%为9.5%——这意味着其原料质量相对较差。

  据了解,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按中医药理论,具有补血止血作用。驴皮的质量高低也决定了阿胶质量高低,不过,在市场上,由劣质皮料或者以其他动物皮冒充驴皮的假阿胶事件时有出现。

  为验证市场热卖主流阿胶产品的质量,此次《消费者报道》送检的6个品牌8款阿胶块产品,包括东阿阿胶、福牌、同仁堂、太极、东健等品牌,检测了“四种氨基酸含量”和“鉴别”两个品质项目。

$pager$

  “四种氨基酸含量”的选择,是根据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规定:阿胶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L-脯氨酸、丙氨酸这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8.0%、18.0%、10.0%、7.0%。

  “驴皮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与大多数动物皮相比要高,可以真实地反映原料驴皮和阿胶的品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李博表示。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徐新军博士也解释,这四种氨基酸在阿胶的水解产物中是最多的,对这四种氨基酸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可增强阿胶质量标准的可控性。

  据报道显示,此次媒体送检的8款产品中,唯有同仁堂在L-脯氨酸这项指标中低于《中国药典》规定的10.0%。

  不过,对于《消费者报道》这一检测结果,同仁堂于4月30日在官方网站回应称,“首先我们对该报道涉及批号的阿胶进行了生产全过程的回顾和自查:该批号阿胶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该批产品生产所用原、辅料均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使用;该批产品出厂检验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同时我们对该批号产品的企业留样产品进行了复检,复检结果为L-脯氨酸含量10.6%(国家药典标准为不得少于10.0%),符合药典标准。

  同仁堂还透露,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的原则,我公司将安排该批号产品送国家权威药品检验机构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将另行公布。

$pager$

  高端品牌之惑

  目前,我国阿胶市场格局暂时稳定,东阿阿胶主打高端,福胶则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场,而以同仁堂、太极阿胶等为代表的后来者,则正瓜分掉剩下的阿胶市场。

  2012年,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11年,阿胶块市场总销量近6000吨,福胶销量2300吨,东阿阿胶的销量为1400吨,剩余份额被其他阿胶企业瓜分。按此计算,东阿阿胶和福胶两家企业的销量加起来已经占到市场的六成以上。

  不过,对于后来者同仁堂而言,其阿胶产品销售额增速着实不慢。2009年,同仁堂开始发力阿胶业务,归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胶块的销售额就分别达到了5000万元和9000万元,2012年阿胶块的销售额过亿。

  在销售额获得稳步增长后,同仁堂开始提价发力中高端市场。2012年,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出厂价和零售价提高10%,《新快报》报道,提价后,同仁堂科技的阿胶块价格从每斤570元达到690元,双方价差缩小为135元。

  而在2013年东阿阿胶的屡次提价中,同仁堂科技并未跟进,但是,在2014年初东阿阿胶提价后,同仁堂科技迅速跟进,提价30%,将终端产品价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与此同时,同仁堂也开始迅速扩大产能。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设厂,扩产800吨,加码阿胶争夺战。

  不过,同仁堂阿胶与东阿阿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胶具有较大品牌优势,同仁堂旗下的连锁药店也是一大竞争优势,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胶块的销量不高,预计2013年只有200吨左右,和东阿阿胶、福胶年销量2000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pager$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不管价格高低,其实各品牌阿胶的生产成本都差不多,其生产门槛也不高,阿胶市场更看重品牌、营销等方面。

  “同仁堂作为老字号,拥有较高知名度。在阿胶产品上,同仁堂希望借助自己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抢占市场。然而,阿胶产品是单方制剂,进入门槛低,更多考验一个企业的营销能力,但这正是同仁堂的软肋”,史立臣分析称。

  在史立臣看来,对同仁堂更不利的是:近年来同仁堂质量问题不断,这与同仁堂老字号、高端品牌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今年被曝光阿胶产品质量较差外。去年一年同仁堂就先后三次被曝出质量问题。

  2013年1月,广州销售的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指添加甘露醇,受到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查处,甚至连卫生部也明确指出其使用的相关添加剂属非法添加。据悉,小剂量地、合理地、短期地应用甘露醇,可起脱水利尿作用,对需要的患者是有益的。但如果加入食品中,让普通消费者长期服用,其后果必然是弊多利少。

  2013年4月,在天津药监局的一次检验当中,同仁堂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在核实之后,公司方面称:该批号为100110720的地黄并非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生产,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民大药房无业务往来。

  2013年10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二季度药品质量公告,对102家药品生产企业、1238个药品经营企业和418个医疗机构的886个品种4509批次药品进行抽验,其中81个品种197个批次不合格。在这份名单中,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榜上有名。(记者 臧允浩)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迎来了一项创新农业实践——竹林生态系统中天麻仿野生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竹产业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当地特...

浙江日报讯(记者阮帅通讯员张峰)“一亩林地,两种收入!”近日,在嵊州市谷来镇丰田岭村,看到自家香榧林下种植的10亩芍药开出粉色花朵,村民丁英财喜上眉梢。作为“中国香榧之乡”,谷来镇有香榧林约5万...

近日,在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岩山组的林地里,药农们正忙着为林下种植的药材苗进行管护作业。他们头戴遮阳帽,身背喷雾器,穿梭于整齐排列的药苗间,细心喷洒,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绿意...

近年来,达川区立足气候环境条件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创建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稻药轮作、粮药套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达川区种植中药材6.5万亩...

宣恩县椿木营乡有着“药材之乡”的美誉。贝母作为该乡栽培历史最久、栽植面积最广、产值较高的优质农产品,正以全产业链布局,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眼下,正值高山贝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