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医药:简便廉验缘何不招人待见

2009-09-24 15:04 作者: 长河渐落晓星辰 475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许多基层老百姓、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老百姓就医的首选。然而,记者日前在素有“中医之乡”美誉的四川省调研时发现,在现有医药卫生体制下,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却变成了其发展的瓶颈。 
    一些中医界专家认为,四川是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很有代表性,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合理的中医药政策补偿机制,完善推广和使用中医药相关医保政策,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在新医改中的作用。
    收费便宜报销难中医“西化”渐成风
    “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医医院都‘以西养中’。”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院长高巍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不讳:“中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医院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如院内制剂,但目前很多中医院院内制剂使用量不足药品使用总量的10%。”
    高巍所在的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是一家中医骨科专科医院。2007年,高巍调到了这家医院时,医院的院内制剂使用也和其他医院一样,比例特别低。所幸的是,经过两年的努力,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今年院内制剂使用量终于有望超过30%。 
    究竟是什么导致如今的中医医院出现了“西化”倾向,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记者调研了解到,在现有医药卫生体制下,其根源在于中医收费便宜、医保能报销的项目极少。
    高巍说:“医院如今吃饭和发展主要靠自己,收费低意味着收入少。像中医推拿,医生按30~40分钟才30元钱,当然更愿意让患者动手术,一刀下去一、两千元就到手了。由于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中医实际上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医整体弱势的现状,一些中医医生无奈“西化”或转行,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十分不利,一些优秀的中医学术思想得不到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如中医治疗闭合性骨折,采用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西医都说好,但是价格的原因,手法治疗百八十块钱,手术开刀千元以上。
    医药准入“门槛”高昔日良方渐消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在中医中药发展历史上,中医中药是相辅相成的,药为医用,医因药存,两者具有较强依附关系。
    记者了解到,中医院以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制作的中药院内制剂,疗效肯定,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然而,现行的药品管理办法却扼杀了中医这些优势和特色,在现行中药新药研究中,重视的是中药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推行的是全面的西医的新药研究方式和评价方法。“如此发展下去,中医就不可能研制出像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这样的名药。”杨殿兴说。
    《药品管理法》按西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中药,让越来越多好的中医良方和手法濒临失传。高巍举例说:“我们医院有一种用了几百年的祖传特效药——黑膏药,是用松香和桐油来炼制。但是《药品管理法》要求,药品原料是必须达到药用标准和食用标准的原料,这个药也就不再自行生产了。现在医院也只有一两个人会做,再过几年估计就失传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院内制剂的生产受限很大,中医的一些绝活绝招都在“管制”中被扼杀。
    据记者了解,按照国家现行对院内制剂的管理要求,医院必须建立制剂室。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投入严重不足,在四川每一个县级中医院过去都有制剂室,但由于院内制剂要求高,运营成本大,利润空间规定只能在5%,导致目前四川70%~80%的县级中医院都关闭了制剂室。
    特色优势需重视行业发展盼扶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被称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并且国家财力有限,医保筹资水平较低,决定了国家不可能全部包干负担医药卫生费用,为此必须寻求一条适于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道路,那就应该让中医药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较强支撑和可持续的重要力量,建议尽快出台以下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第一,建立合理的中医药政策补偿机制,对公立中医医院使用中药饮片、中药院内制剂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产生的政策性亏损实行补贴。例如,制定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政策,增加药事服务费,同时按照医院已使用饮片量的20%~30%给予补偿;运用非药物疗法技术项目(如针灸、推拿、拔罐等),服务以人次计算给予经费补偿;允许医院中药制剂(取得省药监部门批准的)在一定区域内调剂使用。
    第二,完善推广和使用中医药的相关医保政策。目前四川全省现有医疗收费项目3966项,中医(民族医)收费项目97项,仅占2.45%。杨殿兴建议,增加中医药服务项目报销目录和提高中医药项目报销比例,降低中医院住院“门槛费”,这样既能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中医中药为居民服务,又能节约总体医疗费用。
    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的薄弱环节主要在乡村和城市社区,建议进一步加快乡镇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科室的设置和中医药人员的配置,强化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责任。
    第四,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议由政府保障基层中医药人员基本工资待遇,由财政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实行全额预算,并进行中医药运用质和量的考核。同时,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培训,培训一批基层中医专科人才,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参考报记者 叶建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