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大鹏:近年三七价格走势及产业数据综合分析

2025-03-10 11:45 作者: u20250308142354713 19330浏览 1评论 3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一、周期性与供需关系主导价格波动

1. 历史周期规律:三七具有典型的5-8年价格周期特征,主要受种植面积与产能调节影响。例如:

   - 2013年因产量突破1万吨导致价格腰斩(从740元跌至200元)

   - 2024年种植面积已从峰值50万亩缩减至7万亩,可采挖面积仅2万亩,产量预计降至6000吨以下

2. 供需缺口预期:当前年需求量约2万吨,而2024年产量已低于需求线,叠加库存逐步消化(2023年库存约2.3万吨),2026年后可能出现供应缺口

 

二、价格上行驱动因素

1. 生产端萎缩:

   - 种植成本上涨(包地种植利润空间压缩)

   - 土地政策限制(退耕还林)及连作障碍(药典标准限制老地复种)

2. 需求端扩张:

   - 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中成药投料需求稳定增长(如血塞通、复方丹参滴丸等核心产品年消耗三七超万吨)

   - 中药饮片消费升级,2023年用量同比回升11.5%2.06万吨

3. 产业链整合效应:

   - 华润三九并购昆药集团后推动三七全产业链布局,通过集采以价换量策略刺激原料消费增长

   - 企业战略储备(如昆药2020年低价囤货1500吨)可能加剧市场流通量紧缩

 

三、价格压制因素与风险

1. 短期库存压力:当前库存仍可覆盖1-2年需求,抑制价格快速上涨

2. 替代品冲击:部分农户转向种植黄精、重楼等更高收益品种,但三七的不可替代性较强

3. 政策调控:中药材集采持续深化,血塞通等核心产品终端价格下降可能传导至原料端

 

四、2025-2030年价格预测(仅供参考)

| 2025年   | 140-180元             | 库存消化初期,资本观望情绪浓厚   |

| 2026-2027     | 200-300元             | 产能缺口显现,资本介入囤货      |

| 2028年后  | 300-500元             | 种植周期滞后性导致供需严重失衡   |

 

结论:三七价格将在2025年完成筑底,2026年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建议关注2025年产新季的库存消化进度及龙头企业采购策略,同时警惕自然灾害对主产区(云南文山)的短期冲击风险。中长期投资需平衡产业链整合带来的稳定性与周期波动之间的博弈关系。

注:本文由大鹏团队(15388844497)撰写供稿,数据如有错漏,敬请指正;行情难以预测,文章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