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是谁把中医中药推向可怕的边沿

2009-02-11 12:46 作者: 宁晓玲 815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医中药是国粹,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生命保障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从神农尝百草到华佗开药池、凿药谷、植药草;从扁鹊针灸、首用汤药到李时珍集药方、研药理、写医书。中医中药在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的努力下积累着,发展着,应用着,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药文化。回首近百年历史,特别是西药的引进,迫使这个有着几千年传统历史的中药大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近几年来,传统中医中药备受质疑,有关废除中医中药的言论在近代中医中药界不停地争论着,发展着。改革开放后,中医中药在改革的春风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从保健到食疗;从化工到美容,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中医中药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现代中医和现代中药文化体系。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医中药被国际社会认可,中医中药的许多劣势又一次暴露在以科技为主流的二十一世纪,于是部分专家学者引经据典,就废除中医中药的言论此起彼伏,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次把发展中的中医中药推向绝路。而作为中医的根本保障——中药材,目前国家对中药的多味组方的安全既没有深入的研究,又无法监控,仅凭单方、验方、秘方在老中医的经验中搭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像无节制的施用化肥、农药;任意的熏蒸和人为地掺杂使假行为,像一把利剑把中医中药推向更加可怕的边沿。
一、种植药材不规范导致部分品种变异严重,有的甚至无药效可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中药材作为经济作物,特别是在世纪之交达到空前高涨,当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旗号召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只要是药材就引种、只要效量高就大种,一场南药北种、西药东栽迅速蔓延全国。像人工种植虫草、西红花,像黄山贡菊在黄河、淮河种植,像西部马蹄大黄在东部种植,像三七、人参、西洋参、贝母等一些地道药材到处种植等等。这些不但根本无效益可言,就是少得可怜的产量也几乎无含量可言。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大面积推广种植药材均以失败而告终。
二、市场上掺杂使假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中医效果。
    自非典后,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严禁销售中药饮片是国家出台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各大市场公开出售饮片已不是秘密。像安国市场,在门店里、在交易大厅中都能随处看到中药饮片;在亳州不仅在门店里出售饮片,在市场外经营中药饮片已从隐蔽地下转为公开经营,像亳州交易大厅的样品行,则是中药饮片的集中兜售区,经营模式是政府允许公司经营,交易方式是看样品送货 ,结果是无法监管,为掺杂使假者提供一个合法交易场所。再看看这些公开出售饮片质量更是令人担忧:种子类药材中,有人将形状相近、相似的种子掺和出售,像车前子中掺地肤子、陈桔梗子,像茺味子中掺柴胡子等。根茎类掺假,像赤芍中掺生晒白芍、川乌掺土豆、山芋等等;像动物类药材掺加食盐、加重粉、人工注射食物等等;早已不是什么公开的秘密。像全草类药材更是掺假严重,叶叶草草、棍棍棒棒等都是上好的掺假原料,许多外地商户在亳州市场卖药,大都有同一感受:对大部分中药饮片价格比原药材还要便易,而百思不得其解;而亳州市场有一句响亮的宣传口号:‘买不到的药材在这里能买到,卖不掉的药材在这里能卖掉’,是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生产的盲目发展,使中药材种植产量低下,药用成分标准不一,使中医较好的祖方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尽管国家已制定相应的Gap生产规范,但事实证明难以普及;销售上,特别是市场上的掺假中药饮片娄禁不止,对中医来说应该是灾难性的打击;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怎奈各地政府为了保护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往往是对市场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从根本上制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虽然利用茄子棵、辣椒杆制假掺假已成为历史,但受利益驱动其现象却娄禁不止。难怪有人呼吁征集取消中医签名、让中医五年内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作为中药经营者,我们不赞成这种说法,但‘一方多药’的事实和盲目无序的种植,任意掺假使杂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控制。中医中药,任其发展下去,又会走多远呢?
在利益的驱动下、监管不力下、受利益驱使造成目前市场上部分商贩谁卖谁掺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这样评价:如今在各市场上想买到不假的中药饮片,则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
    市场上部分商贩既是中药饮片的受益者又是中药饮片的推动者,他们以一个家族,甚至一个村子为一个整体,常年累月,以至于几代人在加工、经营一两个中药饮片品种。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加工、炮制经验,若政府有效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将利国利己。反之在没有有效的监督下,受利益驱动,部分商贩利用一己之长进行掺杂使假,在不知不觉中正一步一步的把中医中药推向一个可怕的边沿。


                                          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1111号                    
                                                  亳州地产中药材研究所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