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今日话题(第55期):中药材价格暴跌

2011-10-28 09:37 作者: 杨峰 1501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药材价格又暴跌了!从7月下旬开始,以反映国内中药材整体走势的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指数三个月时间跌了641点,从历史最高点2011年7月25日的2905点跌到今日(10月26日)的2264点。命运弄人,我们依稀又看到当年“上海甲肝流行”、“非典”“甲流”暴发期间药市的“过山车”行情。更为可怕的是,这一轮暴跌是发生在国内药市长达两年半的一路上行之后,所积累的泡沫成分远超过前几次异常波动。

    这种整体走势与信息中心今年5月份的预警完全相符,且从市场供求关系和人气指标综合分析,不排除综指200有下跌到2000点以下可能。除了一些生长周期较长的家种品种、野生品种外,多个生长周期较短的家种品种行情将持续低迷,部分前期热点品种甚至可能“烂市”。

    这种短时间的行情狂跌也让部分中成药生产企业倍感欣慰,甚至不乏业界之外的叫好之声。似乎从此以后,企业又可以低成本运转了,人民群众又可以用上物美价廉的中成药或饮片了。但笔者却担忧——“塞翁得马,焉知非祸?”

    因为,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行情过快下跌的危害甚至不亚于它的暴涨:

    一是为下一轮行情暴涨埋下伏笔  从多年经验来看,药价暴跌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药贱伤农”,农民弃种,中药材生产基础造成破坏。为市场行情进入新一轮暴涨暴跌埋下伏笔,这方面有太多“前车之鉴”,如黄姜、川芎、白术等;还有我们前两年的山东大蒜、东北绿豆等。

    二是造成中药原料的质量下降  前期行情暴涨,已刺激多个中药材品种严重供大于求;目前行情暴跌,在现代化仓储条件不完善、流通标准不健全的背景下,大批烂市药材只能长期积压在弱势农民群体手中,期待市场慢慢消化行情复苏。期间会造成严重的管理混乱和质量失控。例如前几年就有烂市的白芍、丹皮等品种存放十几年后又投入流通;

    三是损害产业升级所需的资本和人才基础  长期以来,中药材生产经营仍是依赖千家万户小规模发展,从业者急需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和素质提高来对行业进行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升级改造。但经过这一轮“折腾”,“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众多从业者多年积累毁于一旦,高素质人才退出,严重损害到产业升级所需的资本、人才支撑基础。

    就是站在生产企业角度来看,大家更不必高兴太早。

    一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有这么多廉价甚至“烂市”的原料供应着,企业还有多大兴趣投入巨资去“反哺”薄弱的基础生产。甚至有部分企业本身就是这轮中药材“囤积待涨”的始作俑者,这些囤货在手,企业更无“走去的”积极性,从而错失建立原料可持续供应体系的大好时机;

    二是损害中药企业“品牌”提升  众所周知,“药材好,药才好”,好药才能有个好品牌。但好药材就得有个合理的价格,如此大幅降价和烂货充斥,我们能期望中药原料质量好到哪里去?再说,在国内成药集中招标采购体制下,中成药低质低价竞争,本身就提价无望。这一暴跌,中成药在集中招标采购中的区别对待甚至提高价格估计又成泡影,国内中药品牌提升在高昂的国外专利药冲击下更将举步维艰;

    三是野生药用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堪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中药材大行情走低的背景下,野生药用品种的价格也将随之低迷。企业失去野生变家种的冲动,多年以来野生资源只计人力成本不计资源成本的现状又将持续下去,为本已面临枯竭的多个药用资源储备“雪上加霜”,部分稀缺品种甚至将出现资源断档和天价。

    所以说,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暴涨与暴跌都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巨大伤害!当前药市行情暴跌,谁也别高兴太早——这是一个多方共输的结果,实在是业界不应也不愿看到的。

    只是,若又一次轮回来临,我们中医药产业怎么办?只能套用一句陕西话——中医中药,我可怜的娃啊……!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