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今日话题:挽救中药,市场化手段是核心!

2012-04-19 09:39 作者: 朱毓霞 1031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期国内某知名媒体以《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为题,再次曝光了中药材市场触目惊心的中药质量问题,认为中药材市场已成为造假集中营,甚至得出“中药材质量从未像今天这么差”绝望的论断,似乎中医药行业真到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地步。而面对媒体这种“痛打落水狗”之精神,行业内反应依然是“虱多不咬,债多不急”,问题多了就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年来类似问题我们曝光得还算少吗?最终解决情况又如何?

    关键是,如果不从这些挫折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则这种指责和频繁的负面曝光,除了不断降低民众对千年中医药消费信心、为废止中医药提供口实外,实在是于事无补甚至有“落井下石”之嫌!更何况在新生力量、新的希望已经诞生并不断成长当前,中药产业远没到文中所描绘的失控绝望之地步。

    那么经验教训是什么?至少从《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一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医药独特疗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没把东西做好。中药在海外都可治病到了国内为何就不行?二是传统中药流通体系已不可为,即在没有新生力量注入之前,传统中药材市场已无法支撑起中医药安全稳定供应体系;三是单纯依赖行政手段推进产业升级已不现实,从行业GAP推进的举步维艰可见一斑。文章最后仍寄希望于以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

    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又在哪里?——在于市场化前提下的产业提升手段,即信息化引导下的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个话题笔者在前期已作过多次论述,今天只想再强调该市场化手段的三层要义:其一是新的手段并非传统流通体系的“掘墓人”,相反如果传统市场能利用好这个手段,则不失为一次新的机遇。今年4月10日第四届玉林药博会与现代服务平台结合后,不但客商云集,成果丰硕,还大大提升了玉林作为传统中药材市场影响力和外延辐射作用,“华南药都”再现“第二春”;其二是新的手段与行政调控手段并不矛盾,诸如国家的行业流通标准、溯源系统建设等措施,一旦与现代服务平台结合后,必将“如虎添翼”,既有了“推广平台”又有了“战场载体”;最后一层含义,则是新的手段既经历了发达国家在许多农副产品领域的试验,又在国内中药材行业经过几年探索磨合,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变革效应,并非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乌托邦”试验。在今年4月进行的道地中药材优质品牌展览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诸如“浑源黄芪”、文县“刀党”、“新会陈皮”、“永福罗汉果”等一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地药材品牌开始涌现,并可以以高出普通产品数倍价格取得批量订单。

    什么是希望?什么是新生力量?这些历史上形成的优质道地药材品牌再现江湖难道不是吗?实在值得我们额手称庆和欢呼。而这些新希望的诞生又来源于哪里?——源于现代服务平台出现后对优质优价品牌不遗余力地推广、展示和产销快速对接。这种品牌培育能力单靠政府行政力量难以企及的,是传统多环节药材生产流通体系最大软肋。因此,笔者认为类似《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的经历者和作者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甚至对中医药失去信心。假以时日,在现代服务平台串联对接下,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下,每一种中药材都将有优质优价的品牌供大家选择和放心使用,那位“失眠的海归”也可以好好睡个安稳觉了。

 
相关新闻:中药失控,步步惊心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

云南当归2025年的种植生产情况怎么样?一直是中药材市场上颇为关注的话题,进入8月后,经历了多种恶劣天气与病虫害考验的云南当归大致上可以板上钉钉,此时,发布这样一个产地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反映云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