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今日话题:二氧化硫残留标准颁布

2013-05-13 10:53 作者: 何璐西 740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4月底,国家药典委员会经过多年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后,在《中国药典》增补版中正式颁布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标准。明确规定“中药材及饮片(矿物来源的中药材除外)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过150mg/kg,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过400mg/kg”。在长期缺乏二氧化硫限定标准、“硫磺中药”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本次标准的颁布实在是值得行业内外欢欣鼓舞的重要事件——至少,从没有标准到建立标准,中药规范化之路又取得了一次长足进步。如措施能执行到位,则必将倒逼中药材生产供应方严格把控硫磺使用量和频率,减少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问题发生。

        但欣喜之余,我们仍需明白,本次颁布标准并非期望一劳永逸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针对熏硫问题的阶段性应对措施。彻底净化中药材质量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为理清思路,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读:

        标准的颁布主要是防范硫磺滥用和过量,而非绝对禁止

        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应该是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其一,硫磺本身就是一味外用内服中药,历史上长期应用于中药材加工保管过程。逐步减少硫磺使用本是社会发展需要,但在当前国内中药材产供销体系散、乱、小,现代服务功能不足背景下,想彻底废止硫黄熏蒸使用根本不现实;其二,国内外科学研究证明,低限度的硫磺熏蒸危害性相对较小。但过量使用后,被熏蒸的中药材会残留足以造成人体损害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甚至可能改变中药材本身性效。因此,当前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防范硫磺熏蒸过度使用,以及禁止硫磺增白等方面,的确是“抓干去枝”,明智地解决迫切问题。

        “硫磺滥用”的重灾区在中间环节,而非在生产源头

        那么,硫磺的过度使用主要发生在哪个环节?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用硫磺。当前,硫磺熏蒸主要用于中药材的干燥加工、杀虫、仓储保管和增白增色,也就是说,硫磺过量使用主要产生于中间环节,并且流通过程越复杂就越容易导致硫磺过度使用。笔者曾调研过全国多个药材主产区。发现在生产源头,只要现代化加工、仓储等配套服务跟得上,传统的硫磺熏蒸方法完全可以少用甚至不用。例如重庆秀山金银花产区,在引进先进的干燥加工设备后,地产金银花基本实现无硫;而在党参、当归、黄芪等大宗品种主产区甘肃陇西等地,优良的自然环境加上规范化仓储,也可确保上述品种长期无硫化保管存储;即使在空气相对潮湿的产区,气调库等先进保管技术推广也可大大降低霉变生虫可能,从而失去硫磺熏蒸必要。也就是说,从生产源头上解决熏硫问题相对简单的多。

        但无硫的中药材一旦进入中间环节层层倒手,问题一下子就变得错综复杂。在传统流通方式下,中药材中间环节多达十几道甚至更多,散、乱、放任自流特征极为明显。这不但大大助长熏硫过度使用可能,更为严重的是给主管部门监管、追溯带来极大困难。即使前端生产、加工得再规范、再优质,前面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这本身也是中药材质量问题久治难愈的根源。

        根治“硫磺中药”问题的关键依然是要减少中间环节

        因此,“中间环节”这个病根找清楚了,问题解决起来就有了关键抓手。这个抓手就是要下大力气加速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在产销两端建立信息、电子交易、检验检测和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体系,快速对接供需两端。逐步打造“优质优价”语境,引导企业进入原产地走“订单农业”路线,从而根本上解决“硫磺中药”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

云南当归2025年的种植生产情况怎么样?一直是中药材市场上颇为关注的话题,进入8月后,经历了多种恶劣天气与病虫害考验的云南当归大致上可以板上钉钉,此时,发布这样一个产地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反映云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