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雾霾”来袭 中药材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3-12-12 16:39 作者: 丁钦洋 604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前几日,我国遭遇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范围雾霾侵袭。这次雾霾不仅程度比以往更为厉害,而且袭击的范围也比以往更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受灾。面对来势凶猛的雾霾,各受灾地纷纷拉响了雾霾应急响应。对此,网友们也纷纷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其实目前我国中药材行业的发展也可谓是正在遭受着双重“雾霾”的侵袭。

        1、国际市场突围困难。在中药国际市场上,日本占了80%的份额,韩国占了10%,而中国仅占5%。我国中药国际市场占比如此之低,主要原因在于其质量标准规范程度尚未达到国际要求。据了解,我国中药不仅在境外认证难度较高,同时在境外的营收比例也十分低下。2012年,我国披露的有境外业务收入的中药企业的境外营收比例仅为1.8%,这直接反映出了我国目前中药的主战场仍然局限在国内。因为质量安全等诸多问题,中成药将会在明年遭到英国的全面“封杀”,不仅进一步加剧中成药出口危机,我们还得担忧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国家效仿此做法。

        2、国内市场遭受威胁。“洋中药”强势入侵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我们中药竞争力度弱就算了,现在连国内市场也被“外人”抢占。据了解,“洋中药”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了1/3。我国中药资源如此丰富,为何“洋中药”却能逆袭?目前国外草药企业多是从中国低价购入原料就地粗加工, 然后运回本国进行精炼提取制剂后再以高价返销我国,这对中国中药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洋中药”主要靠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而成功逆袭,所以消费者宁愿花更高的价钱去买“洋中药”也不愿意选用我国传统中药。

        我国中药材面临以上威胁,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质量安全问题。身陷“质量门”的中药,不应该从客观方面找理由,而必须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从而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我国中药首先必须要把自身“内功”练好,让我们的中药材产品能最大化地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得到认可。因此,我国中药行业要想成功突围,切实提高自身品质以及质量标准规范程度才是关键。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筹划一些措施,旨在改善我国中药材行业现状,扶持中药材行业此后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发展。

        其实关于中药陷入“质量门”的过错大多都不在于药材本身,而是在于中药材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一些不法方式以及错误的用药方式。

        1、加工方面:熏硫是一种常见药材加工方法,目的是为了防霉、防菌。将亚硫酸盐(即二氧化硫)添加到食品中能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利于食品的加工以及储藏。因此,在我国中药材加工过程中,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以杀死药材内的害虫,还可以抑制其细菌、霉菌,以便于药材储藏的更久。但是过度熏蒸硫磺的药材也存在着一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2、经营方面:在中药材流通过程中,也不乏许多违规违法现象。为牟取暴利,部分不法商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造假招式百出。这样商贩是达到了牟取利润目的,可中药材却落得个人们谈之色变的下场。

        3、用药方面:中药本就讲究辩证、配伍,合理的配伍能最大化降低某些中药的毒性,从而增加其积极药效,治愈病症。但是,即使没有毒性的中药,如果配伍方式不恰当,混在一起使用也有可能会相互发生作用而产生毒性。

        中药材行业存在的宗旨就是为了传承健康、造福百姓,如若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而造成了不良后果,使得中药陷入“信任危机”,到时想要洗心革面、重头再来,岂非易事。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要求,2013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就是所谓的“限硫令”,其中首次对中药材及其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增补本规定,除了矿物来源的中草药材,中药材及饮片的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过150mg/kg,山药、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术、党参等10种传统习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过400mg/kg。

        可以看出,国家在对于促进中药材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已经开始发力,但同时也希望中药材行业相关的各界同仁积极配合并采取相应措施。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慢慢地也能把这个“大胖子”吃掉。只要我们中药本身质量过硬,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是“所向披靡”的。届时,相信我国中药材行业的发展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香砂价格走势与历史回顾香砂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深受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整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回顾过去十年行情:1、2014年历史高价期2014年香砂价格突破120元/公斤大关...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与新兴健康食材,近年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张,供需天平逐渐失衡,当前黄精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供过于求的格局已形成,价格进入持续下行通道,行业或将面临长期...

五一假期将至,延胡索也到了全面产新的季节,近来汉中产区已经陆续采挖加工,预计不久新货即有上市,那么已经在百元高价位上运行了两年多近三年的延胡索,今年的产量如何?已经持续数年的高行情会不会在今年的...

祁木香属于安国地道特色品种之一,有着独特的生长特性与市场属性。因专营性较强,外围商家关注力度并不高,由于去年春季行情较好,高价犹如一剂强力催化剂,种植面积大幅扩增,生产得到恢复,大量新货涌入市场...

近年来,云木香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云木香的价格变化不仅受到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还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相关。本文将结合历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