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解读那些曾经风光现在哀伤的品种们

2015-05-15 10:40 作者: 周兴 557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夏秋冬,只要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四季就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人讲究四季养生。春天、夏天如何养生?秋天、冬天如何保健?(这里就不细说,喜欢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中药材自然也有中药材的规律。家种野生规律各不一样,我们无法改变这其中的规律,只要种植中药材主流人群还是农民就无法改变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我们能做的也只能顺势而为。家种药材也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这是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也是一个经营策略的循环。一些品种前几年无限风光,在人气的推动下不断创造价格新高,繁华过后,低迷来袭,现在变得无人问津,只能躲在角落悄悄哀伤。目前前端种植户因种苗成本降低种植依然较高,流通端市场低迷不前改行旅游为未来做准备,终端饮片厂和成药企业在国家整顿中缩减采购计划等待新版药典和新的国家政策。在大家都无事可做的情况下,笔者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品种们。这期笔者带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曾经风光现在哀伤的品种们。
 
        三七,已不单单是一个品种,它已成为上个牛市一个典型的符号。它的光芒如此耀眼,以至于我不得不第一个提到这个品种。作为五加科的三七大名无人不知,顶着如此光环却在牛市之初无人问津。只有某家上市公司和一些铁杆粉丝,在大家蒙在鼓里之际悄悄囤货。天灾加人祸,3-7年的长生长周期、不能连作的特殊习性……一时间把三七推上云霄。三七让七农们盖起来房子,买起了车子,讨好了媳妇儿;让药商低价囤货狠狠赚了一笔,连三七周边产品也发了笔横财;让药企赚的更多,以至于把重心都放在压货上了。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2014年产量较2013年翻了一倍还多,2015年产量为历史同期最高。还是那句话,高价来得多猛烈,低价就有多惨烈,连续多年高价格的三七,还有很长的回调整理之路要走,今年价格跌势仍不会改变。繁华过后的残酷现实必须接受,三七的高行情已经谢幕。
 
        党参,曾经资本追逐的焦点,商家追捧的对象,主产于甘肃这个十年九旱之地,但虽生于贫地却身价不菲,破百拉升,创造了西北品种神话。去年产新之后,党参行情便一泻千里,虽中途有过震荡,但俨然是大势已去,党参难回巅峰时代。党参从去年产新至今,经历了一年时间的震荡调整,每一个低点出现,都牵动着商家敏感的神经,一次次以为已经筑底,积极抢反弹觅商机,结果空欢喜一场。在上一轮牛市环境、游资疯狂的背景下,造就了无数个行情高筑的品种,但当牛市利好抽离,游资获利出逃后,这些品种逐渐回归自身价值,在不断的调整中寻求支撑点。党参作为这样的品种,在高价行情后必将是漫长的低迷期,并最终寻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作为高价跌落品种,短期商机有限。
 
        笔者先抛砖引玉的说两个,还有很多很多品种,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南五味子今年以来无论是上半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近来的产新期间,产地和市场的情况表现都不乐观,行情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目前市场净货价格在40元左右,处于近年的低位,造成今年南五味子行情持续走低的原因...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