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华山论剑之“东邪”白芍(二)

2014-04-03 09:18 作者: 周兴 663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俗语有云“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白芍“一千个药商眼中就有一千个白芍。”俗话也说,“关心则乱”,我们还是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白芍,其实白芍还是那个白芍,只是药商的“心”变了而已。都说白芍邪,其实白芍本身并没有正邪之分,只是世俗的看法让它有了邪气。产量库存都是白芍的老生常谈,下面笔者就以点带面以芍商和芍农的心态分析一二。

        一、芍商心态

        芍商心态无非就这几种,一是2013年白芍统货21元高价位拿货的商家,自拿货以后白芍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可最近人气不旺甚至有掉价的迹象,情急之中自然希望价格上涨;二是2009年低价建仓的商家,当时白芍统货价格6元左右,目前已经赚足利润;三是无论白芍价格高低都是勤进快销的,涨也好跌也罢都能正常看待。

        各大网站论坛文章里对白芍涨跌观点各异,但也只持货者或者想要入手者才会关心,他们现在的言论也有几种:一是觉得白芍还有涨势继续鼓动大家持货的;二是不看好后市已经出货说价格要跌的,价格跌了他们自然又可以搞起低价囤积的把戏;三是看好后市却喊价格要掉的,自然希望别人都卖了,自己留到最后再卖的;四是看跌的到处喊价格必涨的,希望蛊惑别人都不卖,自己找个下家悄悄跑掉的。

        经营白芍的商家心态不稳,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白芍货少价格低,货多价格反而高的现象,每年白芍产新的时候量应该是最大的,但是这时价格却并不低,这主要是芍商都把白芍当成赚钱的行当都在积极收货,门店户、切片户和外地大户成百上千的囤货。但到了每年的第二季度,不论以前是什么心态,这时的商家都积极卖货,不论盈亏,只要有人要就卖,你不卖我卖,看谁跑的快,最近十九里陈货在掉价也是这个原因,在那些产地药商眼里一公斤哪怕只有一毛的利润他们都挣,从没想过要赚更多的利润。

        其实有上述心态和亳州药商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亳州药商本来就是勤进快销的典范,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就是风险要比压货商小的多,但相对的利润也会低很多。造成他们勤进快销的原因是种植白芍的芍农很大一部分都是经营白芍的商家,这几十年白芍一直低位震荡,他们从不压货,生产流通环节都保持着零库存,那些切片户面对充满邪气的白芍也不敢囤货,一但贸然囤货说不定连成本都收不回,那些药厂就更不会囤货,他们心里总觉得白芍库存很大,货源不是问题。

        二、芍农心态

        多年低价,导致亳州芍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很多芍农都这样说的:“不种啦!打死都不种了!”其实并非如此,他们既是白芍的种植者也是白芍的经营者,白芍这品种种下去等四到五年才收获,是一件懒活,而且白芍亩产较高容易打理,正适合那些一边种植一边做生意的人,所以白芍低价也仅仅是少种,而不是不种,再说种的时候的价格不等于起土时的价格,逆反心理认为价格低时下种种出来就高。笔者就看到前年央视采访亳州的一个芍农,问他为什么白芍价格低还要种植,那个芍农是这样回答的,现在低价大家都不种,我种出来的时候肯定就是高价了。

        主产区亳州白芍种植是减少了,但是自诩精明的亳州人却把白芍苗带到了全国各地,让白芍在亳州以外的地方生根发芽,他们为了不让自家白芍苗烂在地里,将低价的白芍苗卖到了各地,除了主产区,新产区也在不断壮大。

        加之现在变手工刮皮为机器刮皮省了很多麻烦同时也降低了商品的价值,尾芍量大增,无论价格多低农民不会放弃种植,不能忽视的是尾芍产量现在占到整个白芍产量的四分之一,尾芍也具有一定的含量,且价格低,药厂投料为了节约成本都会选择尾芍。

        还有人都是逐利的,芍农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我们了解到产量大的年份白芍产量不一定就大,说产量小的年份白芍产量也不定就少,这也是经营这种多年生根茎类品种的一个难处就是地下蓄水池(潜在的库存),价格低芍农就不挖或者少挖,价格高不够年份的白芍也会被采挖出来,这给经营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综述

        白芍到底是正是邪,只有真正经营和种植过白芍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白芍背后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影响因素太多,也很难面面俱到,但笔者相信一句话,在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人气较旺、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当白芍出现产不足需,库存被消耗殆尽之时也就是白芍真真的辉煌之日。

        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十九里的白芍去年新货不多,陈货仍在唱独角戏,多数药商对此品种仍然比较悲观,加上国家整体经济情况并不明朗,药市十分冷清,白芍还是该降降温,白芍后市如何,大家冷静之后心里自有一本明帐。

        相关消息:

        华山论剑之“东邪”白芍(一)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提起独活的行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9年曾涨至35-40元的历史高价,但目前湖北产地价格已下滑至12元左右。独活近几年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目前生产供求情况如何?后市是否会有转机?为分析当前独...

一、2025年茯苓产新态势2025年茯苓产新集中采挖期与主产区物候特征直接相关。8-10月,云南、安徽岳西等核心产区气候适宜,菌丝成熟度达到最佳,此阶段采挖量占全年60%以上。虽近年种植区域有所...

提起重楼的行情,人们会惊叹它曾经出现的1200元辉煌时刻,也会惋惜其近年遭遇的日落西山,自2018年跌价至今,行情一年不如一年已经有八个年头,目前70来元的价格已不足高位时的零头,深深诠释了“中...

2025年亳白芷已经进入产新期,今年的开盘价低于去年,行情再创新低,对于包地种植大户来讲,多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少有热点品种爆出的市场背景下,低价白芷吸引不少商家的关注目光,白芷是否值得入手,成...

云南当归2025年的种植生产情况怎么样?一直是中药材市场上颇为关注的话题,进入8月后,经历了多种恶劣天气与病虫害考验的云南当归大致上可以板上钉钉,此时,发布这样一个产地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反映云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