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云南省中药材资源调研系列报道之三七涨价探因(中)

2016-04-06 11:06 作者: 刘红卫 1397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昨天笔者为找出三七涨价的原因走访了市场,并进行了报道,今天笔者再把对三七种植、产地初加工企业与个体户的调研做一个总结报道。

  一、 近年三七种植的状况

  2010年以来,随着三七价格的上涨,三七种植的高收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投入其中,尤其是在2012-2014年间,种植户数量每年都在成倍翻番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三七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多种模式的基地建设也日渐成熟。目前来看,种植户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培育三七种苗的三七种苗户;二是自行育种、自行种植三七种植户;三是主要靠购买种苗来种植三七的种植户。

  2013年,三七产新后,人气渐渐散去,价格一跌再跌,120头从最高时超过800元的高价一路下滑到100-115元。受干货行情下滑的影响,三七种子的价格也随之跳水,种子的价格也从2012年最高时的800元狂跌到2014年的10元(种子价格最高时,当年农民在三七种子上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三七干货的收入)。三七种子价格下滑影响了农户的积极性,其产量也因而从2012年最高时的4700吨降至2014年的1400吨。

  与此同时,种子暴跌,大幅减少了三七的种植投入,这使得三七的种植面积得到了稳定。因此,三七的种植面积在从2012年的65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15万亩左右之后,2015年下降并不多,估计种植面积仍有13万亩左右。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自建或与产地种植大户合作共建的三七基地,如三七科技、云南白药、天津天士力、黑龙江珍宝岛等企业的种植基地就几乎没有调减生产。原因在于,他们的种植面积是以订单来决定的,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少了企业的成本风险,也保证了七农的利益,成功的实现了多方共赢。

图1、山上路边的三七种植的大棚仍然很多

图2、笔者在察看大棚下的三七出苗状况

  二、三七产地初加工现状的调研

  三七的加工,历史上就比较规范。从釆挖、清洗、晾晒到剪尾去须、去侧根、去剪口,最后再挑选支头分出等级,每一步都有专业的人员与工具,即便是零散的加工,其全套流程也显得非常规范、专业。

  近些年文山周边又出现了一些专业加工户与大型企业。现在,在文山周边专门从事三七加工的专业户就有几十个,其中不乏像文山华信三七公司这样专门从事三七产地初加工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大的占地近300亩,有大型的晒场,仅专门用于晾晒三七的大棚就有近200个,还有加工清洗烘干设备、仓库等。

图3、用于三七晾晒的设备

图4、用于清洗三七的专用设备

图5、笔者在晒场上察看晾晒的三七

图6、晒场上工人正在将三七分等

图7、仓库内工人正在剪去三七的细枝

图8、晾晒大棚中工人正在装包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白术这个品种是近两年的一匹黑马!它是改革开放有市场以来,从未有过的极特殊好行情的品种之一。2024年产新后,我们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并从个人角度预测:2024年产新至2025年产新前,白术走势会...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