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三七是否会卖出“白菜价”,再现毛根当鸡窝、红籽倒进盘龙河?

2018-08-24 11:19 作者: 文山三七资讯 31303浏览 0评论 8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一、2009-2018年价格情况说明


QQ截图20180824105905


  由于三七医药工业产品大幅增长带来三七用量快速增长,导致供小于需,价格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上涨,持续上涨至2013年上半年,60-80头价格从约60元/公斤涨至约800元/公斤,高价格及高利润刺激了农户从未有过的种植积极性,导致三七产量从2014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加之三七价格太高时伤害了部分医药企业的利益和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用量的增长。


  2014年下半年60-80头三七价格跌破200元/公斤,2015年最低时60-80头约110元/公斤,一直在110-150元/公斤之间浮动,因为该价格跌破了三七行业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相应减少,部分资本趁势囤货+药企、种植户等囤货+农户惜售,导致2016年春节后三七价格出现持续4次涨价,60-80头从4月初的约200元/公斤涨至10月约320元/公斤,在2014、2015年社会库存过剩的情况下又刺激了农户种植三七的积极性,三七种植面积又开始快速增长。


  2017年春节后,三七价格短期小幅上涨后,持续无大量集中交易,60-80头价格下降至年末约270元/公斤,一年的时间约下跌50元/公斤。2018年,无大量集中采购,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目前60-80头的190元/kg之间,半年时间约下跌80元/公斤。


  回顾过去近10年,三七价格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未来三七走势如何? 小编从政策导向、供需矛盾、资本因素等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二、影响中药材及三七行业的政策法规


  1、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供需错位”,中低端产品过剩,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去产能、去杠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消费升级,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钢铁、手机、电子行业。


QQ截图20180824105916

  2、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明确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医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


QQ截图20180824105927

  3、《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明确提出在安全性方面: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制定中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全面制定易霉变中药材、饮片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QQ截图20180824105941


  4、2017年10月8日,时隔八年后,国家食药监部门再次提出启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对注射剂的审评审批做了严格的限定,将对中药注射剂重新全面开展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需有足够的依据从原料端开始证明其产品是有效、安全、稳定、可控的。


QQ截图20180824105956

  5、2018年5月央视系统曝光亳州市场掺假、掺劣现象,从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药品飞行检查办法(草案)》后,飞行检查常态化,2015年全国共收回GMP证书140张,2016年收回171张,2017年收回157张;而2018年1月-8月(以公布计)全国共收回GMP证书110余张,以此推断2018年全年收证情况可能会远远大于前三年每年收证的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合规药材的使用量,充分体现国家对中药质量监管力度全面加强的决心。


QQ截图20180824110006

  6、2017年2月,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对医保费用提出明确控制要求,同月,人社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目录对26类基层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做了限制---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其中目前消耗数量最大的三七皂苷注射剂(血栓通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在受限名单中。


QQ截图20180824110017

  综合上述因素导致部分制药企业三七用量下降20-50%不等,有的药企将2016年前囤积的三七销售到产地市场,导致产地三七价格大幅度下滑。


  以上政策法规的实施,是国家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此实现中医药转型升级,为老百姓提供质量更安全、更有效、更稳定的中医药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飞行检查、中药材GAP认证取消改为备案制均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全面制定中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持续规范中药饮片生产环节以确保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性、安全性,让中药及三七产业成为更符合老百姓健康需求的产品,给三七产业的未来明确方向,更能健康持续发展。


  三、未来的供需关系


  1、医保控费、三七皂苷注射剂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中药材及饮片打假打劣均可导致近期工业端三七原料需求量下降,一定时期内,三七实际消耗量有可能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


  2、2015年过量的社会库存有可能在近几年逐步累积加大,目前的社会库存保守估计为20000吨以上,2018年三七产量估计约15000吨以上,2019年可能达到30000吨以上!!预计2021年前三七总社会库存将明显超过需求量。


  四、资本因素


  1、2015以来积累的社会库存较大、 2019年产量又明显增加、工业端需求量又下降、2020版药典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可能做出规定的四大压力下,估计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资本不会轻易冒风险囤积三七,因为现在囤积的三七如果不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标准的话,则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现阶段资本应该会变得更理性。


  2、2014、2015年供大于需时,有药企、种植户、流通商、资本趁势大量囤货,2016年把三七价格托起来,但今年、明年大家手里还有货、产量增加,再次囤货的愿望还会像以前一样强烈吗?


  综合以上,目前唯有提升三七质量和把控种植面积是我们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小编建议种植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国家政策法规,未来中药材品质发展趋势,理性发展种植面积;提升三七种植管理综合能力,尽可能减少或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化学农药;规范加工环节,尽可能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让自己种出来的三七符合国家法规,契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品质升级、消费升级的方针,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三七的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让自己活下去,活得更好!


  “中药材天地网声明:此文属于行业热心人士供稿,中药材天地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平贝母,作为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回顾其历史行情,波动频繁,价格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商家的密切关注。2025年,平贝母产新后的行情不断下行的走势,更是成为...

2024年冬瓜子双边统货行情从年初的40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9-10月份持续飙升至160-180元之间不等,年度涨幅高达300%还多、涨幅惊人,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涨幅较大的非冬瓜子莫...

虎杖年需求量数万吨,在中药材领域是一个销量比较大的品种,但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家较少,一直以来商家的关注度也不高,行情长年在偏低位运行,相对于其它大多数品种,多少显得有些平庸。那么造成虎杖这种行情长...

野生中药材作为天然资源,其储量始终与生态环境、采挖强度紧密关联。随着野生资源的逐年枯竭,货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便会率先通过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稀缺性推动野生药材...

续断大跌之后,产区种植群众是否受到行情的影响?种植面积是否较大幅度减少?产地目前库存情况如何?未来行情走势如何发展?带着种种问题,笔者自5月中旬开始深入到续断主要种植区进行一线调查,获得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