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头条:国内药市一周点评(2016年10月第3周)

2016-10-24 14:18 作者: 信息中心 4402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2016年10月中旬,中药材进入集中产新季,市场消费也进入旺季,多种药材出现变价或关注度上升。具体如下:


一、上周热点及品种关注度,涨价和产新成关键词



图1:上周热搜词前10位


    如图1,做为行业规模最大的资讯平台,天地网上周热搜词前10位分别是涨价、三七、党参等;而在产新扎堆的背景下,“产新”也进入关键词前10名。



图2:国内药市10月第3周,中药材品种关注度排序前10位


    如图2所示,在品种关注度上,三七、黄连和党参和人参等品种关注度明显靠前;而黄芩、连翘进入关注度前10,预示着这些品种在进入需求旺季后,关注度开始上升。


二、涨跌排序,上涨趋势依然为主线


2.1 涨价品种前15位,金钱草等前期低价品种引领风骚



表1:10月第3周涨价品种前15位排序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上周金钱草由于生产萎缩、质量要求提升等原因,涨幅高达36%引领上涨系列;而水菖蒲、九香虫和南沙参等紧随其后;覆盆子、草果和白及高位再升,来势凶猛;桔梗虽只上涨了2元,但做为大热品种,同样引人关注。


2.2 跌价品种前10位,香料系列成为跌势“主力军”



表2:10月第3周跌价品种前10位排序


    上周的跌势品种中,胡黄连受进口货源冲击,行情下滑12%成为跌幅最大品种;广郁金和川郁金“同宗不同命”,价差日益拉大;同时,调料类品种的全线回落成为上周行情突出特点。虽然跌势不大,但在进入消费旺季背景下,出现如此市场反映,只能说明前期调料类品种前期的过快的上涨,一方面导致货源增加;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市场消化。


三、一周总结,低价看涨和优质优价两大特征明显 


    10月第3周,国内多种药材进入集中产新季节,从市场关注度和行情走势来看,当前的市场明显呈现两大特征:


    一是低价药材强势发力:无论需求如何,也无论是否产需平衡,只要是低价就有人出手。上周的金钱草、菖蒲、知母、射干、南沙参和田基黄这些久不受关注的低价品种,终于“咸鱼翻身”,正反映了这种趋势——这一方面与劳动力和物价成本上涨关联;另一方面也说明进入行业资本的充裕程度。是好事,一个廉价甚至入不敷出的行业永无出头之日!


    二是药材质量成为价格生成核心要素: ”优质优价”成为贯穿2016年药市的主线,上周市场运行中,这条主线影响依旧明显。大叶金钱草的畅销与小叶金钱草滞销对比鲜明;金丝郁金与绿丝郁金的“冰火两重天”;正品乌梢蛇、九香虫行情的步步高升……。


    同时,上周的两个突发事件同样对国内药市“微起波澜”:一是海南和两广沿海台风肆虐,造成胡椒等药材受灾;二是东北提前一个月普降大雪,加速多种地产药材产新结束。前者是每年夏秋季节沿海地区的必备节目,对药材生产影响有限;而后者则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拉尼娜”现象已经开始发威,行业不得不防!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趁鲜加工”依然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安国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8月5号公布了第一批普通加工企业趁鲜资质的许可名单,该政策文件名为《安国市人民政府关于认定安国市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的通知》。该通知...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