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三七今年产新会让很多人失望

2021-07-21 15:50 作者: 唐春令 24304浏览 4评论 1 0 举报

【天地网讯】

    作为中药材的明星产品-三七。近年来因价格低迷备受关注。能够在药材中出类拔萃主要是它具备很强的投资价值,需求大、功效潜能大、产地集中、并且轮播栽种苛刻(栽种过的三七地十年内不能重栽)


    但是,目前的价格低迷最大的争议就是供大于求。很多人认为三七目前供大于求,价格近几年都难以上涨。我有在天地网分享过很多文章,对于供大于求,我一直的看法是:如果没有供大于求就没有机会。现在大家都在等待不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三七是中药材中最受关注的品种,试问不是供大于求的时候还会是现在这个价格吗?肯定不是了。行情总在犹豫中上涨。


    很多人可能会问,供大于求怎么会上涨呢?


    我除了在天地网分享文章,还在抖音平台发布过更多与三七相关的知识行情分享。大家可以在抖音搜索:【阿令说三七】


    抖音上分享过去年最低价格的时候,我是建议大家可以入手三七。因为去年最低的时候是接近2015年的最低价。从产量来看,2015年是历史以来最大产量的年份,价格触底可以理解。但是2020年产量是比2015年产量是少了差不多一倍的,价格也接近了最大产量年份的最低价。所以我预测去年11月份的时候就是触底价位了。但是没人相信,现在已经上涨了20%了。不信的可以找我的抖音看下历史。抖音上面分享了更多三七的知识,大家都可以关注看下。有利无害。


    三七供大于求已经传了6年了。这6年都是供大于求,为什么价格没有跌破超过2015年?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是可以看出三七的最低价位是在哪个位置的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目前有没有减产。我在产地多年,并且对三七熟悉。很负责得告诉大家,近三年三七都会连续减产。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七农连年亏损。大部分七农对三七已经失去信心,转向去种小黄姜了。因为种过三七的地转种小黄姜涨势会很好并且产量也高。其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种子问题。适合栽种三七的条件是1400~2400海拔之间,但是近些年文山适合栽种三七的地越来越少。普遍都往高海拔地区栽种了。能够留种的海拔范围是1800米以下。因为高于1800海拔气候比较冷,三七种子是留不住的。现状是目前90%的栽种面积都是高于2000海拔的。也就是说想要扩张种植都没有种子的。所以减产是势在必行的。

 

    今年三七产新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现在三七是备受关注的,而且目前是有很多人都在等待产新的时候进货。以为产新会更加便宜。我个人认为,今年产新不会便宜,而且会在产新的时候上涨。


    理由一:大家都在等待产新,说明产新会有大量资金涌入。


    理由二:三七已经形成了底部,虽然现在三七已经上涨了20%但是这20%是底部的台阶。作为投机者的考虑是要选择稳定,安全,并且已经形成上涨趋势的品种。因为投机者的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不会选择最低价位,但会倾向已经形成上涨趋势的价位。三七现在亏损风险较小,只会亏在时间成本上,不会亏在价格上。所以这个时候是最适合投机者进仓的时间。

    

    理由三:纵观所有中药材以及其他农副产品都已经上涨到了套现的位置了,只有三七是风险系数较低,并且值得投资的产品。我猜正在看我文章的您,就是刚在其他品种上翻了倍套现的。然后关注三七,预计对三七布局的人。嘿嘿。有缘相识不容易,可以加我微信大家有空沟通。13987060227(微信同号)

 

    很多人对三七还是不太了解的,三七规格有很多,不同规格用于不用的市场。零售有零售的规格,批发有批发的规格。囤货头囤货的规格。虽然三七现在形式已经很好了。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对三七知根知底再考虑进行投资。隔行如隔山,我是在文山三七交易市场的。对三七行情有过十年的研究。目前也正在对其他有机会的产品做研究,愿与各位诚交。欢迎各位老板或者对三七感兴趣的朋友来电互相交流探讨三七。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抖音,在抖音会把三七讲得更加详细。抖音搜索:【阿令说三七】

想要了解三七更多的可以记住下面的号码

唐春令:13987060227(微信同号)

 

(本文仅为唐春令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趁鲜加工”依然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安国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8月5号公布了第一批普通加工企业趁鲜资质的许可名单,该政策文件名为《安国市人民政府关于认定安国市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的通知》。该通知...

本月经历了立秋与处暑两个节气,这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们分别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和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对于中药材市场来讲,本月依然还是市场淡季,并随着更多的中药材进入产新期,市场表现多品种行情继续下...

今年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上半年走势令人困惑,进入下半年后,7月份的市场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从各市场反馈来看,传统淡季效应持续发酵,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态势,市场整体氛围低迷。今年多个品种...

在中药材市场的热闹喧嚣中,政策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7月,“中药材有保质期了”这一话题如野火般在商家之间蔓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商家因对政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