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姜你军”悄悄回落 如何走出暴涨暴跌怪圈

2013-12-25 15:16 作者: 庞小琼 209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生姜作为市民餐桌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近两年可谓是大出风头,先后赢得了“大姜军”、“姜你军”的阔绰称号。近两日,记者走访了石家庄多家市场发现,生姜价格从本月20日开始逐步走低,最高批发价格由18元/公斤,降至11元/公斤,而零售价格普遍在14元/公斤。

  新姜上市货源稳定

  专业人士认为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生姜价格坐上过山车


  “这几天生姜降到7块钱一斤了,比前几天降了2块多。”昨天上午,市民王蓉看着手中的姜块,不由心生感慨。在煤机街农贸市场,记者发现,卖生姜的摊位寥寥无几。“这几天生姜的价格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一生姜摊主说。记者在随后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从今年夏天开始,原本四五元一斤的生姜价格不断上扬,9月份平均批发价格涨至8元每斤,进入10月份,价格更是一路飙升,每斤最高批发价格甚至达到12元,创出了近两年的价格新高,势头堪比2010年的“姜你军”,而最近两天,价格又出现大幅回落。

  桥西蔬菜批发市场一位生姜批发商表示,目前省会市场上的生姜大多来自山东,今年8月份之前,姜价一直徘徊在每公斤6元左右,从8月份开始涨势明显,两个月时间,价格已经翻番。“就在一个月前,生姜的收购价每公斤还在七八元,但仅仅一个月,现在收购价涨到了10元以上,好点的成色直逼12元。而这几天随着新姜的大规模上市,价格哗啦就下来了。尽管经历了从平淡到暴涨再到下跌的过程,但是今年生姜的总体行情要好于往年。”

  市民、批发商直呼被“姜军”

  “前几天买了一块姜,竟然5元多,也太贵了!今天一看便宜了想再买点,可转念一想,这东西买多了放在家里还要长芽,所以决定不买了。”省会市民赵素玲阿姨感慨地说。

  采访中,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经营蔬菜摊十几年了,可是这几天进货的时候却拿不准到底怎么好了。“生姜价格一天一变,我前几天看价格有些回落就多进了点,可没想到这价格每天都往下掉,我现在每天都赔钱卖。”

  据了解,今年5月份全国曾出现“毒生姜”的问题,很多种植户不敢再用农药,使得生姜收成下降。与此同时,加上今年大旱大涝的天气,生姜产量至少要减少20%-30%。桥西蔬菜批发市场有关人员表示,今年生姜种植时间遭遇“倒春寒”,延迟了种植时间,而且出苗率不足,长势不旺。而7月份降水较多,部分地区受涝严重,进入8月份以来则多地旱情较重。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生姜生长状况不如往年,亩产量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随着加工手段的不断发展,生姜的保鲜、脱水、速冻、腌渍形成了一条龙,产品远销国外。“市场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价格暴涨也就不难解释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如何走出高涨暴跌怪圈

  近几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报道出现。像生姜、绿豆、白糖等小众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出现了诸如“姜你军”、“蒜你狠”、“蒜你贱”、“豆你玩”、“糖高宗”等不正常现象。其实,姜价暴涨暴跌的根本原因也是没有跳出“价格涨—姜农蜂拥而上—价格跌—姜农赔钱不愿种—价格涨”这样的怪圈。

  从市场规律看,商品价格波动的幅度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弹性,弹性越小波动幅度越大。蔬菜等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价格也就容易暴涨暴跌。“农产品价格不是不可以涨跌,但应该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暴涨暴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生产环节缺乏调控,信息不对称,农民种植生产盲目性、随意性较大,造成农产品结构性短缺或者过量,从而引发价格失衡。“因此,农产品信息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桥西蔬菜批发市场有关人士说。

  如何建设农产品信息体系以及如何发挥真正的作用,还需要多方努力。“建议政府部门在信息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而不仅仅是对价格干预。”多位专业人士表示,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引导农户合理种植、适时销售,才是维护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利益的途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