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自去年开始,关于中成药将全面降价的消息就已广泛流传,但将于去年年内“落地”的传闻却迟迟没有变现。2月19日,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发布消息称,中成药妇科等5类药品专家预评审会已在北京召开。从过往几次降价情况来看,评审会开完,降价令就杀到。此次评审的结束意味着发改委已经完成中药价格的审评工作,也成为中药统一降价开启倒计时的重要信号。
毋庸置疑,降低药价,肯定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必定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但可能让年产值超过5100亿元的中成药产业链各个环节弥漫着担忧的情绪。一方面,中成药在国内要降价;另一方面,其在海外市场遭遇围堵的坏消息又接踵而至——英国从2014年4月30日起将全面禁售未注册的中成药、闯关美国FDA大门难、印度卢比持续贬值以价格优势分流订单,使得中药企业内外交困。
长久以来,由于缺少受国际市场认可的中药标准体系,中医药在国际市场处于尴尬地位,身份难以合法化,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主流。近一两年,中药企业的负面新闻更是时不时见诸报端,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接连被曝出“召回门”、“造假门”、“致癌门”,中药行业遭遇持续的信任危机。目前,在二级市场,曾经的百元股片仔癀、云南白药的股价均已跌破90元。
与中成药降价预期同时到来的,却是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媒体记者走访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时发现,冬虫夏草、花旗参、田七等品种已经大幅涨价。这一涨一降之间,成本压力再度凸显,让中成药企不堪重负。有广东企业人士指出,政府主导意见已经确定,有关部门认为中药整体上还有降价空间,但其实空间已经很小,一些微利产品还出现过价格倒挂现象。比如包括藿香正气丸、复方丹参片、血塞通、银翘解毒丸在内的一些大品种在2012年就曾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
那么,中药企业如何消解降价内忧与国际市场封杀外患?笔者认为,中药企业应该加强上游产业链建设。令人欣慰的是,药材种植规模化趋势日渐明晰,包括贵州百灵、信邦制药、益佰制药、天士力以及广药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涉足。其中,广药集团迈出的步子似乎最大。该集团旗下陈李济、奇星药业等中药品牌共同所需的中药材原料供应将不再由子公司“单干”,子公司只负责出资,而在资源协调方面则借由采芝林渠道与种植户牵头合作,以收购或自建的形式进行集体种植。
总之,在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竞争加剧、出台降价政策的背景之下,需要国家完善药品注册制度,建立适合审评监管要求又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和体系,引导行业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降价;企业在巩固传统医药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抓住专利药过期的关键期,争取仿制药的“盛宴”,以及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等,同时主动拥抱互联网,升级渠道,防微虑远,趋利避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