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年产值5亿元淳安以中药材铺就新“丰”景

2024-10-16 15:58 作者: 浙农号新闻客户端 1351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淳安以一湖秀水闻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据普查,目前淳安有药用动植物1677种,占全省中药材资源种类的70%。其中,山茱萸、白花前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省的50%以上,是“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近年来,淳安以中药材为突破口,全方位布局中药材产业,推动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多元化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该县拥有中药材规模经营主体近百家,中药材种植面积13.6万余亩、种植农户2万余户,年加工量近9000吨、年产值达5.17亿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余元。

 

打造产业集群

 

       育苗基地。淳安出产的药材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重楼、三叶青这6味,而这6种药材,还有一个统称——“淳六味”。“过去,每到销售季,我们都要出门卖药。”种植中药材近20年的淳安县永印家庭农场负责人罗来印说。如今,“淳六味”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拥有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种植户不仅不用为销路发愁,市场上的“淳六味”还常常供不应求。道地药材,关键在于“道地”二字。罗来印的家庭农场位于淳安县临岐镇屏门乡,隶属淳北片区,正是“淳六味”道地中药材的核心产区。近年来,淳安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拓展中药材产业集群,形成以临岐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屏门乡、瑶山乡、王阜乡和左口乡等4个乡的“一镇四乡”中药材产业布局。同时,淳安还不断加强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品种道地特色及发展区域分布和功能定位的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淳北乡村振兴联合共富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通过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团队,建立服务项目、需求意向和资源共享清单,靶向开展企业培育,并出台《关于促进淳北产业区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推动“拨改投、补或贴”政策试点。“通过核心地区示范引领作用,以政策支持,鼓励农民上山种植,形成集中连片、管理规范的中药材种植片区和基地,加速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淳安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姜玲告诉记者,目前,淳安县已建成200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28个,累计培育中药材生产企业24家。眼下,“淳六味”中的掌叶覆盆子、白花前胡已成功入选浙江省新“浙八味”培育品种,“淳萸肉”“淳前胡”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仅如此,临岐镇还获得“浙江省中药材之乡”、首批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强镇等称号。

 

厚植产品优势

 

       “九蒸九晒”黄精。常言道,药材好,药才好。对于中药材产业而言,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抓好药材品质。近年来,淳安县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浙江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中医药大健康联合体等科研院校合作,搭建专家平台,提供道地药材资源保护、良种选育、生态栽培、绿色防控、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临岐百草园”是当地的中药材科研示范基地之一,隶属千岛湖淳六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我们基地有300余亩,主要种植覆盆子、黄精、三叶青等30多种药食两用中药材,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并且坚持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该基地负责人郑平汉告诉记者,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校开展研究合作,先后引进开发了7个中药材品种,并延伸研发出数十个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用“九蒸九晒”传统工艺加工黄精产品。“我们精选最好的道地药材,遵循古法炮制工艺,进行‘九蒸九晒’,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把关,专业精选、检测,最后统一品牌包装,确保从我们这里出去的都是高品质的健康养生产品。”车间生产管理人员洪长江说。这是淳安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六统一”品牌化管理,有效保障中药材品质的生动缩影。“县里还联合科研院校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深化产品研发、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新药研发等领域的探索,不断提升中药材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姜玲表示,目前淳安县已累计招引中药材加工企业10余家,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厂、浙江中医药大学千岛湖研究院也先后落户于此。此外,淳安县围绕“淳六味”特色,先后制定了《覆盆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山茱萸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等4项全国性团体标准,《多花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等3项浙江省地方标准,以及《掌叶覆盆子有机栽培技术规程》等15项市、县级地方标准,有效解决了中药材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短板,有力推进了淳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业态“开花”

 

       王建才摄淳安县在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一批以中药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研学新场景也相继“萌芽”。走进位于淳安县李时珍广场旁的中草药博物馆,记者看到一群前来研学的小学生正围在中药柜旁,跟着老师辨草药、学药性。据介绍,这个博物馆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中医和中药两大区块,集科普展示、展览体验、中药餐饮等功能于一体,先后获得国家2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称号。“我认识的很多中草药,平时只在书上看到过。今天不仅见到了实物,还知道了很多药材的功效。”前来参加研学体验的汪同学高兴地说。而在临岐镇北端的五庄村,则有着一家以“淳六味”为主题的民宿——东篱菊。在这里,游客们住的是本草楼,喝的是黄精茶,吃的是养生药膳。“这里不光空气好景色好,药膳产品的味道也很好,店里的太子参竹荪鸡汤,我连喝了三天还没喝腻。”来自上海的游客陆女士笑着说。“东篱菊主打养生药膳牌。”负责人胡泽峰是一名“95后”,他告诉记者,围绕当地中药材,他们开发了天麻鱼头、椒盐黄精、覆盆子南瓜丸等30余道药膳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如此,淳安县还举办了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通过业态创新、文旅融合,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与传承、康养旅游理想目的地,加速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据统计,2023年,淳安县在中医药文化旅游方面共吸引游客31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0余万元,进一步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编辑:徐碧芳姚力丹)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