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城口明通镇: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024-12-26 10:07 作者: 金台资讯 315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近年来,城口县明通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本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探索中医药振兴发展,通过“市场主体+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高山药材种植规模化,积极融入“大巴山药谷”高质量发展中来,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8月以来,明通镇通过多次走访调研,请求市林科院专家实地踏勘进行技术指导,引入了2家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合作,形成联合体,采用“林下套种”的方式,实现了高山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龙泉村金字山种植基地主要以重楼、淫羊藿等中药材为主,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昔日杂草丛生的林下空间,新的产业经济正在兴起。目前已栽植第一批重楼中药材种苗20万株,前期整地、种植及后期管护等所有成本预计亩均投入4万元,据测算亩均产出纯利润可达10万元。金字山第二批重楼及淫羊藿在年后开春就进行栽植。
 
       “我已经流转林地150亩,主要种植黄连,试种少量天麻,目前林地整地已完成,第一期黄连种苗100万株在育苗中,明年3月前种植到位,总投入资金85万元左右。”白台村村民曾兴友目前已成为中药材种植大户。
 
       据了解明通镇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8户,大塘村杀牛坪、平安村淫羊藿中药材基地各规划种植1000亩,目前种苗育苗中,年后进行移栽。
 
       明通镇积极探索“国储林+中药材”发展模式,药农可以通过流转林地、就近务工、入股分红、订单种植等方式实现增收。
 
       村民胡万祥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国储林项目收储了他家的林地每亩每年租金40元,就近在金字山种植基地务工每天150元,村里的集体经济组织年底还要分红,自己还跟着种了几亩中药材。不用外出打工四处漂泊了,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支了。”
 
       据介绍,前期基地建设、整地、药材种植为70余户困难群体增收3200多元。
 
       据了解,明通镇将建立中药材清洗池、烘干房、包装间,对中药材进行分拣、清洗、切片、干燥等加工环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发展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明通镇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将林下中药材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山绿”与“民富”共赢发展的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陈代明、刘鑫)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初秋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柏林乡,青山翠谷间的林下空地热闹起来。村民们手持农具穿梭林间,清理杂草、移栽幼苗,一株株看似普通的板蓝根,正以“入药+染料”的双重价值,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生态+经...

一位院士曾说,“把科学讲成故事,科学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乘着短视频的东风,医疗科普圈粉无数。有报告显示,在全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92.1%的观众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

8月20日,车子行驶在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并不算宽的村道上,突然一个“急刹车”。顺着司机指引,一群花斑相间的梅花鹿映入眼帘。看到人群后,鹿群迅速散开朝山间飞奔。养殖基地里的幼年梅花鹿。魏杰...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有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不断推进...

八月的阿勒泰,蓝天白云下草木葱郁,万物并秀。在大山深处,70多岁的老中医王仁穿梭在花丛草甸间采集标本——这是他从事中医工作几十年来坚持的习惯。作为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名誉馆长,王仁不仅亲手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