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好药材都去了日本”背后:从GAP体系看国内中药产业短板与机遇

2025-03-21 10:06 作者: 荃豆中药的咚咚 429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引言

       近年来,关于“好药材都去了日本”的言论屡见不鲜。然而中国内地才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消费市场,中国内部不仅消费内地药材,近几年还快速从世界各地进口中药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进口大国。另外,中药产业内地大约7000亿市场,而日本仅大约600亿市场。事实也并非简单的“外流”问题,而是中药材生产管理体系的短板所致。日本汉方药企业长期在中国及东南亚建立符合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的药材种植基地,以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性。而在国内,受限于产业链割裂、GAP标准执行力度不足、市场认可度低等因素,优质中药材的供应链未能形成有效闭环,导致国内企业对真正符合GAP规范的药材需求不足,进一步促成了“好药材出口、日本采购”的市场格局。

 

(通过 AI 生成的图片)

 

       要破解这一困境,国内中药产业需深刻反思GAP体系的重要性,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国内中药数字化引领企业荃豆数科正在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推进基于全面数字质控的科学中药的研发和制造工作,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从源头中药材GAP基地种植、生产制造、质量验证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真正做到中药内在物质的质量均一性,确保中药临床的安全有效。

 

一、日本汉方药企业如何管理GAP种植基地

 

  日本汉方药企业,如津村制药、北日本制药、小林制药等,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符合GAP标准的药材种植基地,并与中药材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日本汉方药企业在中国建立的GAP药材种植基地,为日本生产出高标准的汉方药贡献了约80%的中药材原料,这些汉方药不仅在日本国内销售、还进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好药材的确也真去了日本。

 

  除了在中国,日本汉方药企业还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布局药材种植基地,以分散供应链风险,并严格执行GAP规范,确保药材质量的长期稳定性。如果我们仍片面宣传“好药材都去了日本”,而忽视自身产业体系的短板,未来高标准汉方药的中药材供应链很可能被老挝、越南等地逐步取代。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我们更应保持理性,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全球视野审视自身在中药材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并强化供应链的稳定优势。通过提升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而不是主动成为供应链风险),确保我国在国际中药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二、国内GAP体系的执行困境与产业链割裂

 

  相比日本企业对GAP的高度重视,国内中药材产业在GAP标准的执行上存在明显短板:

 

  1.产业链割裂,药企与种植端合作松散

  国内中药材种植仍以分散的小农户模式为主,药企和种植户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无法形成类似日本企业的标准化种植管理体系。GAP认证往往仅限于“通过审核”,而非持续稳定执行,部分种植基地认证后仍恢复传统种植方式,导致质量管理难以长期维持。

 

  2.GAP药材在国内缺乏溢价认可,市场动力不足

  由于国内药企主要关注成本控制,在采购药材时,往往更关注价格而非质量,导致“真正符合GAP标准的药材得不到市场认可”。相比之下,日本企业愿意为高质量药材支付更高价格,形成了“日本企业采购高标准药材,国内市场仍以低价竞争”的格局。

 

  3.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的脱节

  目前国内的中药材国家标准与GAP体系在实际执行上存在脱节,企业在采购时更依赖于国家药典规定的最低标准,而非主动提高质量要求。这使得GAP体系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导致“符合高标准的药材出口,而国内企业仍在低价竞争”现象的长期存在。

 

三、日本企业对药材质量的严格控制与全球竞争力

 

  日本企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GAP体系的执行,还体现在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质量控制。日本厚生劳动省对汉方药制定了国际通行的严格的监管标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标准还有提升空间),例如:

 

  •重金属、农药残留控制:要求所有药材在种植阶段就进行严格检测,以符合全球市场对安全性的要求。日本在农残和重金属控制上比中国更严格,尤其是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更广、限量更低。

  •标准化生产工艺:在生产环节制定详细技术标准,从生药切割、提取、分离、浓缩等步骤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药材有效成分的均一性。

  •溯源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每批次药材进行溯源管理,确保质量可控。

  由于日本国内的野生药材资源有限,日本企业需要在海外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链,这也是其积极推进中国及东南亚GAP种植基地建设的重要原因。

  

四、国内如何突破GAP药材市场困境?

 

  面对当前国内中药材产业的GAP执行困境和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推动以下改革:

 

  1.推动中药材GAP体系与国家标准深度结合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推动建立更高标准的GAP体系,并将GAP认证药材纳入国家药品采购体系,提高其市场认可度。

  2.建立长期稳定的企业-种植端合作机制

  国内中药企业应借鉴日本企业的做法,由药企直接投资或深度合作GAP种植基地,形成从种植到药品生产的完整供应链,确保药材质量长期稳定。

  3.提升市场对GAP药材的认可度与溢价空间

  政府可推动GAP药材纳入医保或国家采购目录,引导市场为高质量药材提供合理溢价。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升公众对高质量中药材的认知,推动市场形成“优质优价”机制。

  4.加强溯源管理与数字化监控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数字化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可追溯体系,提高中药材质量可控性。

 

  结语

 

  日本汉方药采用的是国际通行标准,这方面中国应该借鉴提升中药材标准,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在GAP种植、农药管理、重金属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以提高中药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市场和高标准的药品,才能倒逼中药材GAP基地严格按照GAP的规范生产出优质的中药材,让“优质的中药材”不再只是流向日本。

 

  优质中药材流向日本,并非因为“日本抢占好药材”,而是国内市场未能有效承接高质量药材的供应。日本企业在GAP种植管理、质量控制、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国内中药产业深思。

 

  要真正改变现状,国内需要构建一个高标准、可持续、市场认可的GAP体系,确保高质量药材能够优先供应国内市场,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国民健康,并真正走向国际。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系“荃豆中药”和“荃豆数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荃豆中药”是国内首创、面向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线上统一大市场平台。此平台构建了基于荃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的中药饮片交易系统,达成“优质优价”之目标,助推行业良性发展,实现了从原料种植、初加工、中药饮片制造至流通的中药数字化质量追溯与控制,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中药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颠覆性及标志性场景。

➡ 医疗机构可立即下“荃豆中药”App,开启标准化、数字化的中药饮片采购新体验!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