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刘红卫:《学习中药材GAP》系列文章之三:中药材GAP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统一供应

2025-04-18 11:07 作者: 刘红卫 307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中药材GAP不仅是质量管控的工具,更是中药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六统一”+“可追溯”是新版中药材GAP的重要亮点,也是新版中药材GAP建设规范化生产基地的核心要点。关注“关键环节”是新版中药材GAP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

 

        前二篇(刘红卫:落实推进GAP对中药行业和企业有啥好处)(刘红卫:中药材GAP生产基地怎么统一规划)的文章,今天是中药材GAP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让我们重点讨论“中药材GAP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统一供应”。为此让我们首先来认真学习一下中药材GAP原文:

 

图1 2011年8月20日笔者在产地资深专家王建忠老师陪同下考察陇西甘草种植

 

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原文

        第一章  总  则(详见中药材GAP系列文章之一)
        第二章  质量管理(详见中药材GAP系列文章之二)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略)

        第四章  设施、设备与工具(略)

        第五章  基地选址(详见中药材GAP系列文章之二)

        第六章  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

        第一节  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要求

        第三十五条  企业应当明确使用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基原及种质,包括种、亚种、变种或者变型、农家品种或者选育品种;使用的种植或者养殖物种的基原应当符合相关标准、法规。使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十六条  鼓励企业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但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 禁用人工干预产生的多倍体或者单倍体品种、种间杂交品种和转基因品种;

        (二)如需使用非传统习惯使用的种间嫁接材料、诱变品种(包括物理、化学、太空诱变等)和其它生物技术选育品种等,企业应当提供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实验数据证明新品种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第三十七条  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没有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标准,明确生产基地使用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等级,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良种繁育规程,保证繁殖的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确定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运输、长期或者短期保存的适宜条件,保证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质量可控。

        第二节  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管理

        第四十条  企业在一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应当只使用一种经鉴定符合要求的物种,防止与其它种质混杂;鼓励企业提纯复壮种质,优先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性状整齐、稳定、优良的选育新品种。

        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鉴定每批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基原和种质,确保与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要求相一致。

        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当使用产地明确、固定的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鼓励企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繁殖地块应有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自然杂交。

        第四十三条  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基地规模应当与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相匹配;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应当由供应商或者企业检测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使用。

 

图2 2016年5月4日笔者在云南省盈江县草果科普示范基地考察

 

        第四十四条  从县域之外调运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应当按国家要求实施检疫;用作繁殖材料的药用动物应当按国家要求实施检疫,引种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采用适宜条件进行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运输、贮存;禁止使用运输、贮存后质量不合格的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

第四十六条  应当按药用动物生长发育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繁殖材料引进;捕捉和运输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规定,减免药用动物机体损伤和应激反应。


二、中药材GAP对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要求
        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以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安全、有效和稳定。以下是具体要求及核心要点:

 

(一)基原正确与符合法规

        1、品种明确: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使用经权威机构鉴定是“基原正确”的,确保与《中国药典》或地方标准一致,避免品种混杂(如不同物种或变种的误用)。企业应明确其基原及种质,包括种、亚种、变种或者变型、农家品种或者选育品种,禁用对种质特性可能有重大改变、质量风险性高的选育方式、禁用人工选育的多倍体或单倍体品种、种间杂交品种和转基因品种。

        2、符合法律法规:使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良种繁育

        1、建立良种繁育规程:鼓励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选育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优质种源。可与科研机构合作选育优良品种,提升抗病性和有效成分含量。企业应建立良种繁育规程,定期对种子种苗进行抽检,尤其是发芽率和病虫害。

        2、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企业的良种繁育基地,其繁殖地块与生产地块应有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自然杂交。如需使用非传统习惯的种间嫁接材料、人工诱变品种等,企业应当提供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实验数据证明新品种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三)质量标准与检测

        1、种子种苗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19172-2021《中药材种子质量要求》),没有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标准,并明确生产基地使用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基原正确与等级,同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

        2、检疫与病虫害控制: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应按国家标准检疫与病虫害防控,需通过植物检疫部门检测是否有病虫害(如根结线虫、病毒病等);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经植物检疫部门检测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使用。

 

图3 2016年5月27日笔者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考察时询问党参种苗来源


(四)来源可追溯性

        1、供应商资质:外购中药材种子种苗时,供应商需具备《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提供品种证明、质量检测报告。企业需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责任。

        2、自繁管理:中药材种子种苗自繁需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实施隔离措施防止混杂与自然杂交,定期提纯复壮,防止种质退化。


三、中药材GAP对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管理的要求

        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的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下是主要管理要求的概括:

 

(一)种质纯正与品种选择

        1、种质纯正:中药材种子种苗优先选择经认证的优良种质,保障药效成分达标,防止混淆或使用伪劣品种,确保品种的纯正和纯度。在一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应只使用一种经鉴定符合要求的品种,防止与其他种质混杂。

        2、品种选择:中药材种子种苗优先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鼓励企业提纯复壮种质,优先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性状整齐、稳定、优良的品种。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

 

(二)质量要求

        1、检验标准: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中药材种子需符合“国家标准”(如发芽率、纯度、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携带率等指标),供应商需提供“检测报告”,如发芽率≥85%(不同药材标准不同)。

        2、健康无病害:中药材种苗应无检疫性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完整,不携带危险性病原体或虫卵。

        3、禁用化学处理:禁止使用禁用农药或化学物质处理过的中药材种子和种苗。

 

(三)来源管理

        1、来源合法: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外采,一定要优先选择GAP企业或具有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资质的供应商。产地明确、渠道合法固定,供种企业的规模应当与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相匹配。

        2、统一供应:企业生产基地使用的中药材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需统一供应,应当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达到质量标准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非法或未经认证的渠道获取的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

 

图4 2018年5月31日笔者在新疆塔城裕民县种植基地察看红花出苗状况


        3、可追溯性:生产基地应采用信息化系统,记录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的“来源”及生产流程,包括供应单位、采收时间、产地批次等,确保全程可追溯。

 

 (四)生产与处理

        1、繁殖材料处理:中药材种子种苗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降低病虫害风险。种苗移栽需符合季节性和地域性要求,避免非适宜环境导致的种质退化。

        2、防止混杂与污染:不同品种需“分区种植”,避免生物学混杂(如杂交或机械混杂);使用有机肥或符合标准的化肥,禁止使用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或水源。

        3、定期检测:中药材种子种苗需进行“定期复壮”,防止种质退化;对病虫害、药效成分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五)检疫要求

        1、县域外调运检疫:从县域之外调运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应当按国家要求实施检疫。应确定适宜的运输方式与保存条件,保证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的质量可控;禁止使用运输、贮存后质量不合格的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

        2、药用动物检疫:应当按药用动物生长发育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的引进;用作繁殖的药用动物应当按国家要求实施检疫,引种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捕捉和运输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规定,减免药用动物机体损伤和应激反应。

 

(六)档案记录与管理

        1、生产日志标签标识:详细记录播种、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确保可追溯。种子包装需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

        2、档案全程记录:记录种子来源、供应商信息、检测报告、播种时间、田间管理措施等。档案需保存种子、种苗的采购合同、质量检验报告、出入库记录等文件,档案保存至少“5年”,确保可追溯性。

        3、按批取样留样:用于检验的种子种苗或其他繁殖材料应按批取样和留样,种子留样环境应能保持其活力,保存至生产基地中药材收获后三年。

 

(七)其他要求

        1、生态适应性: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本地道地药材或优良种质,避免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避免盲目引种导致药效成分变化。

        2、禁止行为:禁止使用未经检验或来源不明的繁殖材料。禁止使用国家公布的禁用物种或濒危野生药材(除非获得合法许可)。

        3、资源保护:禁止在生态脆弱区或濒危物种原生地采集野生种质资源,使用濒危野生资源(需符合《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鼓励建立种质资源圃保存优良基因;鼓励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减少化学品投入,提倡有机肥和生物防治。

 

图5 2013年6月23日笔者在福建省柘荣县太子参种植基地考察


        中药材GAP对种子种苗的要求核心是“源头可控、质量可靠、过程可溯”,通过以上措施,认真落实中药材GAP,从源头控制药材质量,保障中药材的安全、有效和稳定性。通过科学管理保障中药材的道地性和安全性。种植企业应严格遵循规范,结合具体品种特性(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制定细化方案,必要时咨询药监部门,获取技术支持。


        总之,2025年做好中药材GAP是非常重要的,且宜早不宜迟。笔者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与大家继续探讨“六统一”+“可追溯”应该怎么做?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与建议,下篇文章《学习中药材GAP》系列文章之四,将重点探讨《统一肥料、农药或者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措施》,敬请大家关注!


        注明:文章所涉资料由刘红卫本人收集整理,部分源于网络。资料与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全面或者与现实不符,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权威资料和数据,还请业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针对第三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红卫

2025年2月24日

 

来源:跑合网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