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提出“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依法依规对特殊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为中药炮制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当前中药炮制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质量参差不齐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痛点之一。传统炮制工艺多依赖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承,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导致不同批次、不同企业的饮片质量难以保证。例如,毒性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毒性成分的控制不够精准,直接影响用药安全。此外,创新不足也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许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工艺的简单复制上,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探索与应用,导致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缓慢。再加上监管趋严,审批门槛提高,企业在适应更高合规要求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一是积极推动炮制智能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二是可以强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是构建动态合规体系,实时跟踪政策变化,提前布局审批策略。以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技术传承创新与标准化建设: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传承创新是中药炮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业应更加注重对古籍文献的系统研究,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与传承,聚焦炮制技术创新与智能炮制装备等重点领域,以“一核三要素”(疗效为核心,变、度、器三要素)的炮制理念及“三适”“药性适变”等炮制新思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传承—原理—工艺—标准—装备—质控”六维传承创新模式,为传统特色炮制技术的传承创新转化提供新思路,为特色饮片的挖掘、创新研究与开发提供方向和指引。通过系统研究,揭示生熟饮片味、质、形与成分、药效、药性的表观—内涵关联转变规律,破解古法炮制技术与品种创新研究与产业开发的难题。
传统饮片炮制在创新的同时仍需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同时结合现代科技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六神曲的发酵工艺为例,通过菌种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产品的批间一致性。同时,建立工艺参数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建模,优化炮制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并开发智能炮制专属设备,提升效力。如智能发酵装备和水飞法一体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
标准化建设是推动中药炮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中药炮制应建立反映“生熟异治”“减毒增效”等饮片特点的整体性与专属性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如对于具有毒性中药材炮制的饮片,要明确关键指标含量控制范围,确保用药安全。通过深入研究炮制机理,阐释炮制方法体现的化学原理和生物原理,解读炮制前后药性变化规律,为质量控制指标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炮制作正迎来从传统经验向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强化技术研发、构建标准化体系、拓展市场空间、应对风险挑战,中药炮制行业必将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