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云南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地,位于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产业,正以“中药材+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三线交织,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写下生动注脚。3月2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旅居云南大家拍”主题活动。值此活动契机,“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走近文山州,探访“旅居云南”的“文山样板”。
药香织就康养路
文山州集“海拔相对高、纬度相对低、降雨相对多”的独特地理气候,全境生长着超2000种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它们为旅居客提供了天然的保健选择,也让文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三七又名金不换,被誉为“南国神草”,是著名中药材。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的文山州是著名的“三七之都”,被国家批准为三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由于三七易受气候、土壤和病害的影响,种植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文山州亟需规范化、规模化三七种植,推进三七全产业链发展。位于文山市的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制定了三七炮制规范,建成了开放、共享、赋能的数字三七产业平台,成为了集三七种植、研发、生产加工、经营流通、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云南白药集团在促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多项突出成果,带动了周边种植户实现了三七种植标准化,实现获益最大化。”云南白药文山七花公司豹七智慧园主管秦孔云说。
铁皮石斛自古以来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石斛生长环境,当地党委、政府依托优质石斛资源规模化发展石斛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把农、林等传统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建成国家3A级“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开发六郎城石斛生态观光园、丛林石斛万米观光长廊、精品民宿等项目,打造铁皮石斛+康养产业链,游客可体验石斛采摘、品尝养生宴,参与非遗“西枫斗”制作。2025年以来,六郎城村景区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基于文山州独特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砚山县康养中心探索“中医+康养旅居”融合发展新路径,为旅居者提供专业化养生服务。自去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吸引了外地游客享“中医+康养+定居+旅游”多层次体验。截至目前,有6000余人到砚山康养中心参观、学习、旅游,辐射带动了该县城镇旅居和乡村旅居发展。
全域铺展桃源卷
文山州重点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旅居云南”品牌,突出乡村旅居、人文风光的特色,现有A级以上景区60家,2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一批户外休闲度假营地,广南县坝美景区、丘北县普者黑景区正成为乡村旅居的热门目的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在云南,也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就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国家4A级景区——坝美世外桃源景区。这里群山环抱、峭壁林立,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其乘船穿越溶洞后,豁然开朗处壮族木楼错落于阡陌之间,酷似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场景,也因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旖旎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世外桃源”。
世间罕见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丘北普者黑国家5A级景区,“普者黑”这个名字充满了彝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在彝语中,它意为“盛满鱼虾的池塘”,生动地描绘出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生机。普者黑景区共有湿地面积1.05万亩,植物种类823种、鱼类资源89种、鸟类209种。
普者黑仙人洞村村民从事游船服务、餐饮住宿和文化产业开发利用,年人均纯收入5万余元。仙人洞村民宿集群为游客提供了云南独有的慢生活,旅居者们在这里重新定义时间。来自上海的杜晓军表示,自己对普者黑“一见钟情”,已经从曾经的旅居者变身民宿老板,吸引更多和她一样想要体验旅居生活的人一起发现普者黑的美。(记者 殷乐)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