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国内首创面向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荃豆中药”的联合创始人)
最近,网上关于“倪海厦”的争议再次引发大量围观。一边是无数粉丝将他奉为“中医圣人”,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他的言论;另一边,是众多医学、科普界人士对其观点提出质疑,指出其在中医药与西医认知中的诸多“伪科学”表达。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从业者,我想用更理性、科学的视角,来探讨“倪海厦现象”背后隐藏的风险与问题。
(图片非倪海厦老师本人,为 ChatGPT 协助绘制的中医形象)
倪海厦(“倪师”),自称“民间中医教育家”,长期活跃于海外华人圈。在倪师去世后,他的一些讲座视频在网络上爆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在短视频平台,这些言论被剪辑包装成极具传播性的“金句”,迅速吸引了数百万粉丝追随,形成了一个高度忠诚、排他的“倪氏信徒圈”。
简单来说,他正好踩中了当今社会的三个情绪“G点”:
换句话说,这不是医学的胜利,而是“流量”的胜利。
必须承认,倪海厦老师有中医学识,也确实能用较通俗的方式讲解中医知识,激发了很多人对中医的兴趣。
但问题在于:
很简单——中医药本身。
当越来越多的人将倪师等“极端中医代表”视为中医的代言人,中医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就被严重扭曲。长期来看,可能造成:
而这,恰恰是那些真正热爱、推动中医发展的从业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中医需要传播,但不是靠断章取义和流量狂欢。
科学中医的发展方向早已明确:现代循证医学、标准化质量控制、真实世界研究、数字化AI工具的融合——这些,才是构建中医药新时代公信力的根基。
我们可以热爱中医,但不能盲信任何人;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传播,但不能为了流量出卖专业;我们可以继承传统,但必须勇敢面对质疑、拥抱现代科学。
结语:
倪海厦现象,不是“中医复兴”的信号,而是中医传播被流量逻辑操控的警示。
如果我们真的关心中医药的未来,就应该从每一次“伪中医流量神话”中学会反思:中医药的公信力,靠不靠得住,不在倪海厦,也不在粉丝,而在我们每一位理性、专业、守正的中医传播者。
补充介绍:倪海厦(1954年-2012年),祖籍瑞安,生于中国台湾,后移居美国。2012年因病去世,享年59岁。倪海厦自称“汉唐中医”唯一合法传人。他以大量线上讲座、个案宣讲等方式迅速在华人圈中积聚粉丝,尤其受到海外部分“反疫苗”“反西医”群体的推崇。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
一、价格体系重构:从地板价到十八层地狱的超预期暴跌当前中药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崩塌。据药通网行情监测,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从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总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7月31...
眼下正值连翘采摘的黄金时节,走进白土镇,漫山遍野的连翘树郁郁葱葱一颗颗硕大饱满的连翘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收、装袋、搬运……构成了一幅喜人的乡村丰收画卷“早上还在树上的青果果,这会就变成了....
立秋刚过,江西上饶德兴市新岗山镇农科新社区的吴茱萸产业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成片的吴茱萸树丛间,农户们弯腰穿梭,手指麻利地将饱满的绿色果实采摘下来,落入身旁的竹筐中。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