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围绕农民增收,以全产业链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规划引领,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发力,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努力把玉溪建成滇中重要的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区。
种植人员查看黄精长势。崔永红 李瑞铭 摄(资料图)
据了解,今年我市建立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玉溪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玉溪实际,我市编制了《玉溪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玉溪市2025—2027年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目前,我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储备较丰富,全市共收集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441份,通过企业自主选育、与科研单位合作选育等方式先后选育出18个药用植物新品种,培育有芦荟、滇重楼、滇黄精、露水草、天麻五大核心品种。全市已形成以元江县芦荟、红塔区三七和石斛、易门县滇黄精和白芨、新平县滇重楼和露水草、华宁县天门冬、通海县天麻为主的种植和加工格局。截至2024年底,全市主要种植的中药材达25个品类,种植面积9.75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4.28万亩),建成中药材市级基地33个(种植基地29个、加工基地4个),认定面积1.9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上万亩的有新平县、峨山县、元江县,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续断、三七、露水草、芦荟、滇黄精、除虫菊、滇重楼、龙胆、天门冬9个品类,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有三七、天门冬、滇黄精、滇重楼、白芨、天麻6个主栽品种。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有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12户、趁鲜加工企业11户、精深加工企业10户,有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70户,有153个中成药药品批准文号和15个全国独家品种。经过多年发展,中药材品牌建设成效初显,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万绿”牌芦荟粉、云南维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七粉获云南“10大名药”称号,云南信南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滇重楼通过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的天门冬和滇黄精、通海源森天麻专业合作社的天麻通过有机认证,通海大哨天麻专业合作社的天麻通过有机转换认证。
新平县建兴乡磨味村狗头坡小组举行绞股蓝示范种植现场培训会。李瑞铭 摄(资料图)
《玉溪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年产量11.6万吨左右,农业产值1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市聚焦中药材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短板弱项,将实施区划布局优化行动、良种繁育强基行动、生产基地提增行动、加工能力提升行动、主体培育壮大行动、产业融合创新行动、品牌培育提升行动、科技服务支撑行动,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最终把玉溪建成滇中重要的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集聚区。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