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新增近3000例,波及十余座城市,一场由伊蚊掀起的战“疫”在南方城市打响。
南方的八月湿热难耐,广东等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27日至8月2日短短一周内,广东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其中佛山2770例,广州65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疫情波及十余座城市。
8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表示,基孔肯雅热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公众不必恐慌,要做好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其中并开展培训,指导各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中医药作用。
在此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与产品储备,从检测试剂研发、生产,到相关治疗药品的供应,多维度发力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对此,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高级经理王逸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孔肯雅热病毒型别多样、突变位点多,传统的溯源方法为细胞培养后进行Sanger测序,此法需要耗时数周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培养,且面对低病毒载量样本时细胞培养法成功率较低。因此不适用于基层疾控、一线海关口岸。而采用T1+基因测序仪可对极低病毒载量的样本,进行宏转录组测序获得全长序列,就能为病毒后续传播中的精准防控提供基础。”
精准识别基孔肯雅热
据悉,基孔肯雅热,源自非洲坦桑尼亚的Makonde语,意为“弯曲身体”,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弯腰屈背的症状。1952年首次被发现后,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疾病不断扩散,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传播。
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显示,该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叮咬传播,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其症状以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为特征,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且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今年暑期以来,中国南方成为疾病重灾区。据广东省疾控局通报,病例主要集中在佛山,占全省病例数的95%以上,其中顺德区更是核心疫区。截至目前,全省尚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
面对疫情多家IVD(体外诊断)上市公司迅速响应,凭借技术优势投入检测产品研发。
万孚生物在《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发布后,立即联动胶体金、分子诊断等技术平台,研发出多款基孔肯雅病毒检测产品,实现“快筛—精准检测—监测”闭环系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些产品可为疾控和口岸检验检疫提供可靠监测方案。
金域医学依托感染检测中心的技术平台,已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检测项目。“公司依托感染检测中心全面的血清学、荧光PCR、一二代测序等平台及技术,已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检测,可精准识别病原体,帮助临床精准诊断。”金域医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推出T1+基因测序仪在24小时内产出Tb级别数据。该技术“免培养、广谱筛查、全基因组解析”,快速在6—8小时内完成从样本到报告的全流程,成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溯源工作的关键。助力多地疾控系统完成基孔肯雅病毒测序分析,并在相关各级防控单位持续输出,高效捕获病毒序列,支持相关部门快速、精准、有效地制定防控策略。
此外,万泰生物研发“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实现一盒多检;圣湘生物推出“快速核酸检测+测序精准溯源+全套质控品”三位一体的双平台解决方案;科华生物子公司西安天隆开发了基孔肯雅病毒RNA检测试剂盒及配套核酸提取仪910;仁度生物也已研发蚊传虫媒病毒系列检测试剂,可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中的基孔肯雅病毒。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