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探析赣州蜂产品市场

2008-09-16 10:36 作者: 杨燕 619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早在1960年朱德同志就说过:蜜蜂是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绿色、营养、保健的食品需求加大,蜂产品越来越受到热捧。目前,蜂产品已走进了医药保健、化妆、美容等领域,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俏货,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蜂产品价格连年上涨,涨幅每年平均在15%左右。蜂花粉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如SOD、核酸、牛磺酸等。蜂蜜畅销不衰,国内外市场供求缺口逐年加大。蜂产品中的蜂胶药用价值很高,应用范围广泛,是全球大型制药集团开发治疗咽喉炎、预防感冒药物的重要原料。此外,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的蜂胶制品和复合蜂胶制品也将成为开发的重点。蜂王浆营养价值高,产量少,市场需求大。蜂巢是中药材市场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中药品种之一,需求量逐年上升,供求缺口连年加大,蜂蛹也成为医药、保健企业开发的重点。
 
  赣南盛产蜂蜜
 
    赣州的蜂产品市场也与全国一样越来越热,赣州市蜂产品市场中,蜂蜜、蜂王浆、白莲蜂花粉的销售,近两年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据了解,赣州蜜源资源丰富,脐橙果业面积已逾280万亩,蜂群数量拥有76000多群,年产蜂蜜量达1350吨,养蜂专业户多达1960户,饲养40群以上的养蜂专业户680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162户,并逐渐形成了以信丰、安远、会昌、寻乌和龙南、全南、定南为主的中蜂生产主产区,以大余、南康、宁都、于都、瑞金、石城为主的意蜂生产主产区。蜜源植物有本地盛产的油菜、山乌桕、脐橙、野桂花、枇杷蜜、白莲蜂花粉、稻花粉、茶花粉等,亦有采自外地的龙眼、荔枝、洋槐、荆条蜜、油菜花粉、玉米花粉。
 
  赣南养蜂环境优越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生态环保,提倡生态农业,坚持封山育林,促进城市绿化。因此,赣南山区大力发展脐橙果业,广泛栽种桃树、梨树、李树、西瓜等,依托脐橙果业的蓬勃发展之势,使赣南养蜂业迎来良性发展的大好时机。每年4月,赣州市养蜂学会全力组织养蜂人深入到脐橙基地放蜂采蜜,4月中旬,蜂农远赴广东从化、福建龙岩等山地果园,采龙眼蜜、荔枝蜜,5月底一直到7月初,返回到信丰、安远、寻乌、兴国、会昌、上犹、崇义等地采百花蜜及桉树蜜,7月中旬开始到9月,在瑞金、宁都、石城等县采荷花粉、稻花粉、茶花粉,到了9月至12月,就有一些辅助蜜源,如野朴荷、水马蓼、野桂花、枇杷花等,可以收获珍稀的野桂花蜜和枇杷蜜。总之,一年四季都有花香,蜜源资源丰富,养蜂大有可为。
 
    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事业,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养蜂不仅是为了获得丰富的蜜蜂产品,更重要的是让蜜蜂为农作物传花授粉,强化生态系统平衡,减少诱发生态系统剧变。阿尔百特·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若没有蜜蜂,人类也活不过几年。赣州某养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践证明,蜜蜂是各种农作物授粉的“月下老人”,有蜜蜂做“媒介”,各种作物可以增产23%以上到一倍不等,由此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也有利于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保证粮食、油料、瓜果、牧草等作物的高产和优质。
 
    我市在蜜蜂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推出“赣南山区饲养中蜂八合一生态模式”和“土地中做房饲养中蜂生态模式”等养蜂创新生产方法,通过猪、沼、果、蜂生态循环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发挥蜜蜂“空中农业”的优势。
 
  蜂产品多自产自销
 
    赣州市养蜂学会秘书长龚文广介绍,目前,赣州市的蜜蜂养殖业还处于基本自产自销的松散性初始阶段,蜂产品销售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开店经营,一种是游动性地在街巷或菜市场零售,第三种就是邀请顾客到养蜂人家中来实地考察并购买蜂产品。龚文广说,目前,我们提倡第三种销售方式,顾客到农村去,既感受到了田园气息,观光郊游,也可实地考察品尝养蜂人自己生产的蜂蜜。另外,热情好客的养蜂人一般还会请顾客吃一顿农家饭菜,增进了友谊和了解。
 
    记者走访蜂产品市场了解到,外地品牌蜂产品企业连锁店在赣州销售良好,而本地的蜂产品因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消费者无识别能力担心购买到假货而多选择外地品牌,由此导致本地自产蜂产品销量踏步不前。另一方面,因为国家对蜜蜂(蜂箱)运输未开辟“绿色通道”,蜂农运蜂到外地去采蜜走国道或高速公路仍然照常收费,高成本限制了蜂农出外交流采蜜,造成蜂产品难以销往外地,只能在当地自产自销。
 
  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据了解,赣州市目前没有专业的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没有建立专门的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缺乏人员、组织与技术设备。因此,相关部门难以在质量监控检测与管理上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比如,在中蜂的病虫害防治上,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中蜂软状欲虫病和中蜂曹虫病的严重危害。今年三月份,信丰金盆山的数千群蜜蜂和安远县的800群蜜蜂就受到中蜂软状欲虫病的严重危害,有的几乎全军覆没。蜂农在病害和冰灾面前无能为力,盲目使用药物,致使蜂体与蜂产品中存在药物残留,管理机构又没有检测手段。特别是一些游动性的售卖蜂蜜小贩,蜂蜜容易掺假。一是销售者以次充良、将意蜂蜜称中蜂蜜,把二等蜜以外的称为二等蜜、一等蜜,把桉树蜜混合后误说是洋槐蜜、枇杷蜜;二是个别养蜂者为获取高收入,不注重蜂蜜质量:如将当日采的花蜜,第二天就从巢脾中摇出,水分超过26%、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足60%,蔗糖含量超标5%;三是把那些水分偏高的、贮存时间过久、酸化的蜂蜜销售给消费者;四是使用化学或生化处理方法改变了蜂蜜结晶变化的“蜂蜜”,使用镀锌桶或盛装药品、燃料油、食用油或其他化工产品的包装容器。凡此种种,均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龚文广介绍,与蜜蜂分泌物混合后的花蜜、植物分泌物或蜜露在巢脾内转化,经过蜜蜂工作脱水、分泌腺体、酿造3天至5天、贮存至成熟的封盖蜜为优质蜜。接触蜂蜜的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我市将逐渐强化蜂产品的质检功能,完善质检机制,建立蜂产品质检队伍,添置质检设备。根据国家强制性新标准,蜂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必须写明“GB18796-2005。凡在蜂蜜中添加果葡糖(浆)、蔗糖、葡萄糖等蜂制品仍标称“蜂蜜”或“蜜”产品,将以掺杂使假、以假充真论处。
 
  相关链接:真假蜂蜜的识别
 
    真伪蜂蜜的鉴别方法是一看、二闻、三尝、四摸。
 
  一、看光泽。优质蜂蜜光泽透亮,呈黄色或淡黄色,蜜液浑浊。
 
  二.、闻气味。优质蜂蜜花香明显,气味纯正,无杂味,劣质蜜则相反。
 
  三、尝味道。优质蜂蜜入口清香,余味清淡;劣质蜜入口绵润,味甜而腻,口感麻辣,余味很重。
 
  四、手感。取少量蜂蜜放在手心上用手揉搓,以感到粘腻为好。另外,将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成珠状,不会渗开,而掺水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掺的水分越多。对于新鲜的非结晶态蜂蜜可用牙签挑起蜂蜜,常温下的优质蜂蜜,其下流蜜液呈现柔韧状,并可以拉成很细的蜜丝,而且丝头最终回弹有力;劣质蜜液无法拉成细丝,蜜液易断流,一滴一滴下落。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