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我国生物医药界,“北有长白山,南有武当山”已得到广泛认同。但相比之下,十堰生物产业潜力虽然巨大,但产业规模还远不及长白山。
2012年,在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十堰明确提出,努力把十堰打造成“中国武当药谷”。
“中国武当药谷”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近日,记者来到十堰生物产业园及有关部门、企业进行采访,发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生物产业园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5亿
在张湾工业新区的西边,有一大片正在平整开发的土地。西城大道将这片面积达六七千亩的土地一分为二。记者从市生物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 这条大道两旁将全部布局生物产业。
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十堰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基本药物生产基地厂房建设已完成地基处理,厂房建设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包含金银花露、抗病毒口服液等产品项目,将致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医药品牌,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植物药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 十堰上善堂医药生产项目、十堰德盛华药业有限公司精油生产项目、十堰天舒生物科技公司医用辅助材料生产项目、湖北天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技术清洁养护用品项目等纷纷落户十堰生物产业园,总投资达10亿元。
此外,在城区东部的和谐工业园区,概算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厂区建设正拔地而起。该公司董事长叶芳建介绍,该厂区建设中药植化原料生产线、片剂生产线、功能性植物饮料生产线、香精生产线等6条生产线,计划在今年10月完成投产,全部达产后,不仅可以解决400多人就业,还可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1.5亿元。
此外,丹江口、房县等地的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也在抓紧推进。
据了解,自2012年底成功申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十堰生物产业园以来,截至目前,生物产业园区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园区总面积达到11200亩,实际投资超过15亿元。
$pager$
十堰正致力打造“中国武当药谷”
全市生物产业正在进行网状建设,目的只为把十堰打造成“中国武当药谷”。
相关资料显示,十堰素有“中华药库”之称,有中草药品种2518种,比《本草纲目》收载的1892种还多626种。就品种而言,十堰的中草药资源较之长白山、云南、西藏等著名中草药产地毫不逊色。
更为难得的是,十堰名贵中药材和地道中药材分布广、数量多,有被称为“活化石”的珙桐、红豆杉、银杏、连香树、香果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还有世界绝迹植物小勾儿茶,还有国家级重点珍稀、濒危及国际公约保护植物50多种,中国特有属植物40多种,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等经济价值的植物达2000种以上,具有很高的开发、研究和生物保护价值。
2012年,在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内外相关专家对十堰的生物产业表示看好,认为十堰打造“中国武当药谷”具有天然优势。
基于这种动力,十堰从2013年开始在生物产业发展上全面发力,在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技改扩能等方面重点突破,当年全市全年生物产业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
截至目前,十堰生物企业市场主体达到77家:生物制造32家;中药材种植加工15家;生物能源3家;生物肥料3家;医药流通24家。初步形成以湖北天圣康迪制药、丹澳激素、神农武当医药科技园、神农本草、武当动物药业、宏康医药等为龙头,集医药科研、道地药材基地、医药生产、医药物流“四位一体”,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同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来自市医药食品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市木瓜、黄姜、杜仲、肚倍、金银花等中药材品种达28个,基地总面积达到104.9万亩,当年新增10余万亩。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十堰生物产业产值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pager$
到2020年,十堰生物产业产值将达500亿
《十堰市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十堰生物产业发展分为快速起步和提升发展两个阶段。快速起步阶段为2012年至2015年,发展目标是:总量迅速扩张,确立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15年,力争生物产业产值较2011年翻两番,达到150亿元。生物产业提升发展阶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150亿元左右达到500亿元左右。
届时,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左右,成为全市工业中第三个增加值过百亿的支柱产业。
为确保目标实现,十堰对引进高层次生物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投资新办企业,政府可借5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对有市场需求、以技术成果入股等自有资金不少于30%,但在产业化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生物技术产品协调信用担保机构,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担保。
对领军型创业人才用人单位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公寓,3年免收租金。对企业引进且聘用的优秀人才年薪在10万元以上的,所缴工薪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80%给予为期3年的奖励。
记者 徐正国 通讯员 王善柱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