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冬瓜遭遇“一毛”收购价 瓜农急卖瓜收购商齐“作价”

2014-05-04 11:02 作者: 庞小琼 306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瓜农收获了却高兴不起来

  29日下午,在海南儋州市东成镇抱舍村委会的冬瓜地里,瓜农正忙着砍收黑皮冬瓜,一车又一车的冬瓜被从地里运出去。看着一个个硕大的冬瓜挂在瓜藤上,但是只有1毛钱的收购价却让瓜农高兴不起来。因为担心不赶紧卖掉瓜,冬瓜滞销留在地里烂掉,他们只得贱卖。儋州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户掌握不到市场信息,轻信收购商而着急卖出冬瓜导致损失,建议瓜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改变这一局面。

  瓜农揪心

  优质冬瓜收购价仅1毛钱

  29日下午,儋州东成镇抱舍村委会新兴村的陈志昌雇了一批人帮忙砍收冬瓜。当天,他们的任务是要砍8万斤冬瓜给收购商。

  陈志昌介绍,他种了近20亩黑皮冬瓜,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照顾,现在终于可以收获了,预计可以收获25万斤冬瓜。前两天有一个收购商开价8分钱,因为价格低得离谱,他没卖。第二个收购商来了,开价比第一个仅高出2分钱。

  “收购价只有1毛钱,我只能贱卖了。”陈志昌说,连续两个收购商开出的价格都这么低,让他既着急又无奈,如果不卖可能别的收购商开出的价还会更低,到时候亏的更多。“之前价格都是四、五毛钱,最高的时候一块四。”陈志昌说,因为焦急,他便和第二个收购商签订协议,地里的冬瓜以1毛钱的价格卖了。

  陈志昌算了笔账,从育苗开始,算上人工费、运费、肥料费,至少得3毛钱到4毛钱左右才能够本,但现在这个收购价基本让他这半年时间白干了,血本无归。

  新安村的村民王世强的冬瓜地紧挨着陈志昌的瓜地,一个冬瓜都还没砍,他觉得1毛钱的价钱卖出去,到时候也得和陈志昌一样,瞎忙活半年,一分钱赚不着。村里的其他几家瓜农也和王世强一样,也都舍不得就这么把瓜卖了。
$pager$

  农委吃惊

  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价格

  当天下午,儋州市农委会吉家川副主任特地到瓜地了解情况。看了地里冬瓜的长势后吉家川表示,这批瓜的质量较好,没理由卖这么低的价格。“我也是一次听说(这样的价格)”吉家川说。

  吉家川介绍,目前儋州冬瓜收购价最低在0.25元/斤,高点的可以卖到0.45元/斤,全市这几日的瓜价平均0.35元/斤。而这个价格还是降价过后的价格。四月中旬时甚至可以卖到1.3元/斤。儋州冬瓜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南京、长沙等地,他们也对这些地区的冬瓜市场价格进行监测。这段时间价格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去年底冬瓜育苗时遇到雨天较多,3月份又遇到寒潮,导致一些冬瓜延迟十多天收获,出现了集中上市的情况。

  针对抱舍村瓜农遭遇低价收购的情况,吉家川坦言,抱舍村目前冬瓜种植面积约1000亩,瓜农目前还没有成立冬瓜专业合作社,都是农户在独户小规模种植,导致市场信息不畅,所以有的收购商可能利用农户着急的心理,在价格上做文章,诱导农户焦急卖瓜。目前,农委会的信息服务工作只能覆盖到一些种植大户,还没有条件做到挨家挨户覆盖。

  吉家川介绍,目前他们正在试点农业信息化建设,要逐步覆盖到每镇每村,但这需要时间。因此,他鼓励瓜农联合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一方面方便市场信息收集,可以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还可以增强收购商入村收购的意愿。而他们也正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帮助瓜农寻找收购商,帮瓜农解决销路问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抱舍村设收购站。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龙风 文/图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