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甘肃武威天祝县:小药材大“钱”景

2014-05-30 16:40 作者: 庞小琼 559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初夏时节,走进天祝县天堂镇科拉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刚刚种下的羌活嫩芽初发,种植户正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忙碌着,基地里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共种植了300多亩中药材,去年的药材收入达60多万元,是近几年来的收入新高。”天祝县富民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建林说。

  今年50岁的吴建林是天堂镇科拉村村民,过去一直以种地为生,为养家糊口,他还挖过煤、干过瓦工。2007年,吴建林看到许多人靠收野生中药材致富,他开始学做收药材的生意。但随着收药材的人越来越多,野生中药材渐渐稀少,收入开始下降。这时,一个念头闪现在吴建林的脑中:“为什么不自己种植中药材呢。”

  2009年,吴建林到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了解中药材的市场行情,并从当地引进一种名叫羌活的中药材,开始试种。

  种植中药材,技术是关键。吴建林深知没有技术,根本不可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如何解决种植技术成了吴建林的心病。

  刚开始,他全靠自己对中药材的了解来种植,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向陇西、青海等地的同行请教,或到县林业局林业工作站找技术人员咨询,但经常是这个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出来了。

  2011年6月,文峰镇举办了一期关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班,吴建林的好友打电话让他报名参加。吴建林听闻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学习中药材科学种植技术,忧的是自己没文化,怕记不下专家讲的内容。他想来想去,买了一个U盘和录音笔随身带着,把专家授课的内容录下来,用U盘把资料拷贝下来,再请技术人员给自己讲解。就这样,吴建林边种植边总结经验,解决了不少种植技术上的问题,中药材产量不断提高,种植的品种也逐渐增多。当年,他的药材种植收入就达到了12万元。

  吴建林从种植中药材带来的效益中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种植中药材的信心和决心。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成了镇里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种植行家,附近有打算种植中药材的村民都慕名来向他学习种植技术。“如今中药材种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必须做大做强,带领家乡更多人增收致富。”吴建林说。

  “我现在种植中药材的技术都是老吴手把手教的,一亩地能挣6000多元。”天堂镇雪龙村村民王先庭说。去年,他种植了20多亩中药材,收入达12万多元。

  吴建林深知中药材种植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分散的种植模式不仅效益低,而且很难做到规范化、标准化。2012年5月,吴建林成立了天祝县富民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种子包供应,技术包指导,产品包回收”的服务宗旨,实行订单种植,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

  在吴建林的带动下,以当归、羌活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要途径。目前,全镇已建成中药材种植面积800亩。(记者 张海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原标题:四川眉山:彭山14万亩水稻迎“双抢”,稻药轮作稳粮又增收立秋刚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14.05万亩水稻进入集中成熟期,谢家街道汉安村的田野里率先掀起“双抢”热潮——金黄稻浪翻滚间,联合收...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张悦)2025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于近日在海南博鳌启幕。大会主席、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医改主导的供...

原标题:1至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8月20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份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