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又到贝母收获季 硫磺熏蒸贝母为何禁而不止

2014-06-03 10:24 作者: 庞小琼 4347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丁安 绘

  又到贝母收获季节,鄞州章水镇贝农汤大伯这几天一直在地里忙碌,他种植了近一亩的浙贝,可收获300多公斤鲜贝母。“我今年还是用硫磺熏蒸,省时省力省工,保质期也长。”和有些贝农一样,汤大伯偷偷地在屋外搭了个棚准备熏制浙贝。

  农民铤而走险追逐利润

  去年,我市出台政策,严禁用硫磺熏贝母。汤大伯为何还要偷偷熏?“我一年种贝母也就几百公斤,如全部卖给生产企业,怕他们今后控制价格,还不如我自己熏干后藏着,什么时候价格高,什么时候卖出。”汤大伯说出自己的担忧。

  据了解,在浙贝产地,仍有不少人像汤大伯一样在偷偷使用硫磺熏蒸贝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硫磺熏蒸加工简便易行成本低,无硫化加工流程繁琐且成本高。二是浙贝母集中采收季节短,初加工受气候影响大,无硫化加工设备数量不足,加工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三是“硫磺贝母”仍有市场,而且收购价格较高。在上述原因下,一些贝农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仍采用硫磺熏蒸。

  希望各地能帮一下贝农

  “国家关于贝母的含硫量标准已经定下。但对硫磺熏蒸贝母‘一刀切’,农民一时很难接受,只能自认倒霉。”一位郑姓的贝母种植收购大户说。

  有些种植规模比较小的贝农既无设备,又无技术,希望当地政府帮助贝农联系企业、合作社能统一提供加工、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在当地最大浙贝加工企业———迦叶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切片机、风干机、烘箱等设备一应俱全,每小时能切片加工1300公斤鲜贝母。“经过清洗、切片、烘干,贝母进行真空包装,生产成本每公斤8元。”企业负责人崔骏达说。

  事实上,为引导广大贝农推进鲜浙贝无硫化加工,有的地方为贝农提供了切片工具,免费加工。今年,章水镇专门买来3台切片机安装在贝农集聚的村落为他们服务。
$pager$

  价格稳定是“无硫化”前提

  “浙贝价格稳定下来,不再大起大落,让贝农改变惜售心理,是浙贝无硫化的前提。”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想要完全实现贝母无硫化加工操作,就必须加强全省甚至全国市场监管,加大对新型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浙贝种子退化、地力减退,贝母产量越来越低。稳定浙贝价格,首先要稳定种子价格。2010年以来,章水镇从江苏省南通市引进新的贝母种子,力争从种源上改善品质。但随之而来的是,南通贝母种子价格大幅上涨,从每公斤20多元上涨到现在近70元,贝农无法承担成本压力。

  市场监管需全省联动

  之前,由于含硫限量标准的缺失,药监部门对硫磺熏蒸贝母查处较难。随着2013年12月1日含硫限量标准的实施,硫磺熏蒸贝母已被认定为“劣药”,明确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进行依法打击。

  由于各地区监管力度不均衡,在金华的磐安县,同样是浙贝母主产地,对“硫磺贝母”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并不像鄞州这么严厉。硫磺熏蒸贝母在鄞州区近150家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已绝迹。今年,在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的建议下,由省药监局牵头,全省将联动集中打击硫磺熏蒸浙贝母行为,这将有望共同遏制硫磺熏蒸浙贝母现象。

  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孙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

新华网邵阳8月11日电(记者刘映)银花绽放、百合飘香,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8月8日-10日,2025年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走进隆回,共话银花与龙牙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共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