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又到贝母收获季 硫磺熏蒸贝母为何禁而不止

2014-06-03 10:24 作者: 庞小琼 407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丁安 绘

  又到贝母收获季节,鄞州章水镇贝农汤大伯这几天一直在地里忙碌,他种植了近一亩的浙贝,可收获300多公斤鲜贝母。“我今年还是用硫磺熏蒸,省时省力省工,保质期也长。”和有些贝农一样,汤大伯偷偷地在屋外搭了个棚准备熏制浙贝。

  农民铤而走险追逐利润

  去年,我市出台政策,严禁用硫磺熏贝母。汤大伯为何还要偷偷熏?“我一年种贝母也就几百公斤,如全部卖给生产企业,怕他们今后控制价格,还不如我自己熏干后藏着,什么时候价格高,什么时候卖出。”汤大伯说出自己的担忧。

  据了解,在浙贝产地,仍有不少人像汤大伯一样在偷偷使用硫磺熏蒸贝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硫磺熏蒸加工简便易行成本低,无硫化加工流程繁琐且成本高。二是浙贝母集中采收季节短,初加工受气候影响大,无硫化加工设备数量不足,加工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三是“硫磺贝母”仍有市场,而且收购价格较高。在上述原因下,一些贝农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仍采用硫磺熏蒸。

  希望各地能帮一下贝农

  “国家关于贝母的含硫量标准已经定下。但对硫磺熏蒸贝母‘一刀切’,农民一时很难接受,只能自认倒霉。”一位郑姓的贝母种植收购大户说。

  有些种植规模比较小的贝农既无设备,又无技术,希望当地政府帮助贝农联系企业、合作社能统一提供加工、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在当地最大浙贝加工企业———迦叶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切片机、风干机、烘箱等设备一应俱全,每小时能切片加工1300公斤鲜贝母。“经过清洗、切片、烘干,贝母进行真空包装,生产成本每公斤8元。”企业负责人崔骏达说。

  事实上,为引导广大贝农推进鲜浙贝无硫化加工,有的地方为贝农提供了切片工具,免费加工。今年,章水镇专门买来3台切片机安装在贝农集聚的村落为他们服务。
$pager$

  价格稳定是“无硫化”前提

  “浙贝价格稳定下来,不再大起大落,让贝农改变惜售心理,是浙贝无硫化的前提。”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想要完全实现贝母无硫化加工操作,就必须加强全省甚至全国市场监管,加大对新型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浙贝种子退化、地力减退,贝母产量越来越低。稳定浙贝价格,首先要稳定种子价格。2010年以来,章水镇从江苏省南通市引进新的贝母种子,力争从种源上改善品质。但随之而来的是,南通贝母种子价格大幅上涨,从每公斤20多元上涨到现在近70元,贝农无法承担成本压力。

  市场监管需全省联动

  之前,由于含硫限量标准的缺失,药监部门对硫磺熏蒸贝母查处较难。随着2013年12月1日含硫限量标准的实施,硫磺熏蒸贝母已被认定为“劣药”,明确由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进行依法打击。

  由于各地区监管力度不均衡,在金华的磐安县,同样是浙贝母主产地,对“硫磺贝母”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并不像鄞州这么严厉。硫磺熏蒸贝母在鄞州区近150家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已绝迹。今年,在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的建议下,由省药监局牵头,全省将联动集中打击硫磺熏蒸浙贝母行为,这将有望共同遏制硫磺熏蒸浙贝母现象。

  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孙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