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药材造假严重亟待监管政策出台

2009-03-31 13:40 作者: 信息部 276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药业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而且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实现了超过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目前,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近些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药材价格不断攀升,面对市场大量的需求与监管漏洞,一些人被利益熏心进行中药材“造假”。
    造假手段离奇,如天麻用麻薯或土豆代替,冬虫夏草用与其外形、颜色非常相似的亚香棒虫草代替,用菊科红花冒充藏红花,用老鼠皮、羊皮、鹿皮等包裹鹿角粉、猪血粉、蛋清等物质伪制鹿茸等等,可以说凡是能够找到的与一些中药材外形相似的物质,现在大多都被不法商贩用来制成假药。
    另一种造假手段是用家养的药材冒充野生药材,在品质差的药材中添加其他的成分,从重量、成色上冒充好的。造假者会在天麻刚刚长出块茎时,把一根金属小棒插入块茎里,等到天麻长成后,从外观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但“体重”却大大增加了,而且,插金属留下的小孔早已长拢,天衣无缝。
    据了解,08年第四季度湖北省共发现279个品种660批次的不合格药,其中不少都是假药。在日常监督抽检中,中成药品抽检452个品种 911批,95个品种191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中药材(饮片)抽检108个品种 259批,82个品种207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79.9%;但对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了1205批,不合格100批,不合格率为8.3%。药材造假严重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期待药监部门出台相应法规抬高药材门槛,严抓药材流通渠道,让造假者无路可寻,另对造假者也要出台严厉打击措施,保证药材市场畅通有序。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

眼下,宁洱县德化镇龙树村的佛手柑迎来成熟季,走进种植基地,清香袭人,一株株果树缀满状如合掌、黄绿相间的果实,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摘、装筐、搬运至货车上……山间地头铺展开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

云南网讯(记者李寿华)近日,“草果顺利饮”生产线在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正式投产。“草果顺利饮”是在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由怒江山如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的一款药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