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绞股蓝产业规模化催生“世界绞谷”

2014-07-14 10:20 作者: 庞小琼 7772浏览 1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被医学界誉为“超人参”的绞股蓝,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藏在深山人未识”,只是山里的老百姓,把它采来当饲料喂猪,喝绞股蓝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直到1979年11月28日,日本的竹本常松教授(日本药用植物研究会会长、博士、被称为“绞股蓝之父”)在于广岛召开的人参讨论会上宣布,在绞股蓝中发现的4种皂甙,与部分人参皂甙的结构完全相同。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绞股蓝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利用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

  此后,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开始了对绞股蓝的研究实验。据我国和日本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发现,绞股蓝不仅具有调节血脂、调节血压、抗动脉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润肠通便、降血糖、促睡眠、抗疲劳、抗肿瘤、防辐射等作用,也是延年益寿的抗衰老良药,同时还有美容、减肥、乌发等效果,而且绞股蓝的毒性研究表明其无毒性,食用后没有任何副作用。随着绞股蓝的药用价值不断被人们发现,国内外逐渐兴起了“绞股蓝热”。过去长在山野无人问津的绞股蓝,如今却变成了热门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激发了一棵小草所蕴涵的巨大商机。

  据调查,绞股蓝属植物全世界共有13种,我国有11种,其中4种为我国和其他相邻的亚洲国家共有,7种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及分化中心就在秦巴山区,且其皂甙含量居世界首位高达12.2%.当地一位潜心研究绞股蓝几十年的专家徐家振说:“秦巴山区能产出全球最好的绞股蓝,首先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次是我们对绞股蓝的重视和专研。这才使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在中国乃至世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高品质绞股蓝

  秦巴山区通常指中国秦岭与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位于北纬31°42′~34°45′(该纬度带也是全球动植物的最佳生长区)与东经105°46′~111°15′之间,南北跨越3个纬度,东西横穿5.5个经度,属于北亚热带气候,总土地面积达7.5万km2.该地年平均气温12~15℃,7月平均气温23.4~26.7℃,1月平均气温0.0~3.6℃。年降水量709.5~1400mm,雨季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秦巴山区土壤类型众多,主要有黄褐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此外,还分布有冲积土、紫色土、石灰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另外,该地是秦淮一线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地带,是地理中心带连接西北、西南的结合部,是优质水源区之一,是三江(嘉陵江、汉江、丹江)一河(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发源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汇水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区域兼有东西南北复杂的生态环境特点,成了中国及东亚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珍稀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绞股蓝是典型的喜阴植物,多野生在林下溪边的隐蔽处。秦巴山区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适宜绞股蓝生长的自然环境,所以野生绞股蓝资源十分丰富。但纵使有着丰富的野生绞股蓝资源,根本无法满足产业化的需求,必须依靠人工栽培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量。这时,秦巴山区的科技工作者便开始着手绞股蓝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先后攻克了野生驯化、无性快速繁殖、病虫害防治和科学采收等一系列人工栽培难题,彻底改变了野生绞股蓝挑剔的生长习性,使绞股蓝的人工大面积种植成为可能,并大大提高了绞股蓝的品质和产量。

  绞股蓝产业规模化催生“世界绞谷

   
”绞股蓝不仅可以制茶,还可以制成保健食品、饲料、化妆品等,也有少数酿酒企业将绞股蓝纳入原料之中。随着一部分农民因种植绞股蓝富裕了起来,迅速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绞股蓝的热情,同时也推动了秦巴山区绞股蓝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目前,秦巴山区共有绞股蓝标准种植基地5万余亩,约占全国绞股蓝种植面积的1/3,并创造出亩产鲜草5000公斤的奇迹,绞股蓝已成为秦巴山区的龙头产业之一。绞股蓝以其纯天然、无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日本、北京、广州等市场,年销售量达上千吨,实现产值数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年人均增收几千元,成为促农增收的新亮点。当地一位绞股蓝种植大户李保全说:“种绞股蓝最划算的是投入少,1年栽种最长可实现5年连收,省力又省心。种一亩粮食远不如种一亩绞股蓝。种玉米一年一亩地最高收入一千块钱左右,而种绞股蓝在一万块钱左右,两个相差距离那可不是一点点。”

  据一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对绞股蓝的年需求量高达数千吨,邻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也纷纷从我国进口绞股蓝。而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凭借其较高的皂甙含量,赢得了国内外绞股蓝制品企业的青睐。1985年,产自秦巴山区的绞股蓝就开始出口日本,经德岛文理大学竹本常松教授(日本药用植物研究会会长、博士、被称为“绞股蓝之父”)、近畿(jī)大学有地教授、金泽大学小田岛教授等药学专家们化验,该地绞股蓝理化指标居世界同类产品之首。秦巴山区因此被认定为全球绞股蓝黄金产区,被誉为“世界绞谷”。

  近年来,以绞股蓝为原料的各种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茶等制品层出不穷,各大绞股蓝茶及其他制品企业纷纷选择在秦巴山区设立种植基地。以秦巴山区高品质绞股蓝研制的绞股蓝茶、饮料、药品、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曼谷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银奖、陕西省第三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金奖、首届中国杨陵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像奖等众多奖项。秦巴山区作为“世界绞谷”的地位越来越得到稳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