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江苏宜兴市:百合栽培出现恢复性增长

2014-07-28 13:43 作者: 庞小琼 530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八月半,挖百合”,这是传统的宜兴百合生产谚语。如今,被誉为“太湖之参”的宜兴百合收获期大大提前。连日来,宜兴山区的永红茶林场百合种植基地,和地处宜兴西乡圩区的徐舍镇华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百合种植基地,相继进入百合收获期,日产量可观。以往,说到宜兴百合,宜兴当地人多认为太湖渎区“夜潮地”里出产的宜兴百合最为有名。不过从宜兴农林部门了解到,这几年太湖渎区种植百合的农户越来越少,不少百合种植户把阵地转移到了宜南山区和宜兴西乡的平原圩区,而且从百合种植规模和商品百合产量看,宜兴百合栽培出现恢复性增长。

  宜兴百合,以产于宜兴沿湖渎区而闻名,味浓而微苦,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等功效,药用价值高,素有“太湖之参”的美誉。进入本世纪,由于百合品种退化、土壤酸化以及外地百合的冲击,宜兴境内太湖渡边村庄的百合种植面积由鼎盛时期的万余亩急剧萎缩到不足百亩,市场上真正的宜兴百合近乎绝迹。“由于百合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需要轮作种植。因此,这几年百合栽培基地转移到山区和圩区了。”在宜兴闹市区的青云菜场出售新鲜地产百合的果农说。在宜兴平原圩区的徐舍镇,宜兴市华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多位员工在田头收获百合。该公司去年首次试种20多亩百合,今年喜获丰收,预计每亩经济产值达20000元左右。在宜兴山区,永红茶林场附近的一个百合种植基地,这里共种植了100多亩百合。田里,村民们正在分工挖百合并将百合装箱,负责人徐定元介绍,今年的百合无论是收成还是长势都不错,而且上市时间也比以往提前了一个月。这个百合栽培基地从月初就开始挖百合了,日产量接近1500公斤。因为去年百合种子价格较便宜,所以今年新鲜的地产商品百合价格也不贵,百合批发价在每公斤20元左右。

  百合虽是地方的传统农产品,但对于菜农来说,他们选择种植品种的理由只有一个:什么值钱种什么。百合生产是千家万户的作业模式,种植户与市场之间应该有经纪人穿针引线,“跟萝卜青菜一样卖”,卖不出好价钱,也很难做到大宗买卖,出不了规模效益。在宜兴,种植百合之所以一度出现“低谷”,效益不高是主因。如今,宜兴农林科技人员尝试通过百合鳞片扦插繁殖,减少种球用量,并通过百合品种提纯复壮技术,使百合亩产由原来的75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这也成为宜兴百合栽培出现恢复性增长的原因之一。

  宜兴种植百合的果农介绍,市民在挑选百合时也应注意,尽量选择购买果形饱满、掰开后内部没有斑点的百合。宜兴百合个体小、糯性强,制作汤羹还可以,素炒则易碎,夏天制作成绿豆百合羹是很好的家常吃食。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宜兴百合栽培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商品百合的保鲜、销售等环节上,仍须提升档次。宜兴百合保鲜措施少,至今没有拿得出手的外包装,所以很难进入超市直销。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迎来了一项创新农业实践——竹林生态系统中天麻仿野生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竹产业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当地特...

浙江日报讯(记者阮帅通讯员张峰)“一亩林地,两种收入!”近日,在嵊州市谷来镇丰田岭村,看到自家香榧林下种植的10亩芍药开出粉色花朵,村民丁英财喜上眉梢。作为“中国香榧之乡”,谷来镇有香榧林约5万...

近日,在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岩山组的林地里,药农们正忙着为林下种植的药材苗进行管护作业。他们头戴遮阳帽,身背喷雾器,穿梭于整齐排列的药苗间,细心喷洒,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绿意...

近年来,达川区立足气候环境条件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创建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稻药轮作、粮药套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达川区种植中药材6.5万亩...

宣恩县椿木营乡有着“药材之乡”的美誉。贝母作为该乡栽培历史最久、栽植面积最广、产值较高的优质农产品,正以全产业链布局,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眼下,正值高山贝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