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宁夏中宁枸杞发起“技术革命”

2014-10-08 11:28 作者: 庞小琼 282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9月,枸杞将中宁大地染得通红。丰收背后,一场“技术革命”正悄然成为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近日,记者采访发现,通过标准化种植,工厂化育苗,节水滴灌,统防统治、机械烘干……一个致力于高品质、高价值、高科技含量的养生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形成。

  规模种植保证原产地品质

  “有34家企业自建枸杞种植基地6.5万亩,加上合作社集体经营面积,全县规模化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近日,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宁县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枸杞标准化基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烘干、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等“六覆盖”。

  “这些手段有效保证了中宁枸杞的原产地品质,从源头杜绝熏蒸枸杞的产生。”中宁县副县长刘宏阳介绍,原来有290家企业可以使用“中宁枸杞”商标,现在全部收回重新核发给9家企业,前提是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和商品可追溯体系,最终实现中宁枸杞规模化种植全覆盖。

  2014年,县财政安排2030万元枸杞产业专项资金,同时运用减免税费、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措施,出台《关于加快中宁枸杞产业提档升级的若干政策》,重点解决枸杞加工企业、种植、销售大户农资供应、周转资金短缺等“瓶颈”问题。如今,在天景山、清水河流域、鸣沙小盐池滩、红梧山、舟塔乡观光园和易捷庄园“六大片区”,7.5万亩枸杞标准化基地初成规模,新植1.8万亩种植面积。

  65%以上苗木销往区外

  作为全国最大的枸杞苗木供应地,中宁县去年建成逾3000亩的繁育基地,今春出圃2000万株、外销1500万株,为茨农带来现金收入3500万元。中宁县舟塔乡东华村枸杞育苗大户朱进忠介绍,合作社育苗260个大棚,每年出苗1600多万株,年销售收入过2000余万元。

  2013年,中宁县与宁夏农科院国家枸杞工程中心合作,投资650万元,在大战场镇宽口井生态移民区建设国家级枸杞良种苗木繁育中心1000亩。目前已建成良种采穗圃500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100亩、采条圃50亩、新品种(品系)展示圃10亩,完成塑料大棚嫩枝扦插育苗40座400万株,该中心将力争打造成全国枸杞新品种展示中心、新技术示范中心、新成果推广中心、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观光休闲农业基地。

  去年以来,来自青海、甘肃、内蒙等地的30余家客商购置中宁枸杞苗木3000余万株,外销枸杞苗木占到育苗总量65%以上。

  机械烘干防止二次污染

  “现在枸杞采摘下来,经过清洗和脱蜡,用烘干机烘干24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不论天气如何,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烘干效果,不会变色。”中宁枸杞专家谢施炜认为,由于有政府补贴,现在用硫黄熏蒸枸杞几乎绝迹。

  “为推广机械烘干代替传统自然晾晒,中宁县财政对茨农补贴及时到位。”枸杞烘干设备供应商王海说,目前在中宁做烘干设备的销售商就有二三十家,枸杞机械烘干或设施烘干已被各公司和基地看好。鲜果通过机械或设施烘干后,保持了自然晾晒的色泽,并且避免了受虫蝇、扬尘以及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菌类等污染。

  未来3年,中宁将在各枸杞生产基地推广建设400座太阳能、热泵、燃煤热风烘干机械等设施,并将其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除享受国家30%的价格补贴外,县上再补贴20%,最终实现设施烘干覆盖率100%。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