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野生藏药材日益稀缺 专家吁发挥藏医药四大治疗方式

2015-03-20 09:16 作者: 庞小琼 1316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多种因素使得传承千年的藏药材日益稀缺,藏医药专家19日呼吁,在人工藏药材代替天然藏药材的基础上,要发掘利用好藏医药学中药物、起居行为、外治和饮食等四大治疗方式。

  据文献记载,藏药材共有两三千种,但研究了30年藏药的青海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藏药室主任骆桂法认为,一般藏医常用的藏药材大概三百多种,很多藏药材分布散而稀,具体的蕴藏量很难估计。

  曾在西藏举办的野生藏药材资源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列出濒危野生藏药材65种,其中一级濒危藏药材25种,二级和三级分别为22和18种,知名的冬虫夏草、兔耳草、熊胆、麝香、雪莲花等入选。

  “过去老藏医认为盛产藏药材的地方很神圣,自然就有保护藏药材和其生境的意识。”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院长李先加说,但现在因为干旱等气象灾害,生态环境转变,特别是藏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的藏药材,野生藏药材变的日益稀缺。

  骆桂法举例说,20世纪80年代,青海境内的达坂山上能轻易采摘雪莲花,至20世纪90年代,明显感觉减少,而如今,已经很难寻觅,“青海脆弱的生态加之一些植物的特性,越采摘,越稀少”。

  对于动物类的藏药材,李先加表示,有些动物类藏药材需采自野生保护动物,但现在没办法采,“如消炎、止痛的藏药五味鹏鸟丸需求很大,其中麝香含量很高,但产麝香的原麝是保护动物,现在医院和藏药生产企业只能用人工麝香来代替。”

  “稀缺的藏药材只能用人工的代替天然的。”李先加说,但从治病效果来看,人工生产的藏药材远不如天然的。

  骆桂法也指出,植物类的野生藏药材在人工种植时,因种质资源稀缺,加之自然环境不同,培育工艺不成熟,难保发芽率和品质。

  “可能再过二十年、五十年,有些野生藏药材会更稀缺。”李先加说。

  李先加表示,现在讲究保健加治疗,光靠药物治疗来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难度很大,藏医药要做好定位,要挖掘好藏药材的特色优势,如利用药物、起居行为、外治和饮食这四大治疗方式来保证身体的康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魏璐定西,这片气候温凉、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的土地,自古便有“天然药仓”的美誉。如今,依托专业化市场体系的蓬勃发展,当地中药材产业正沿着规范、高效的脉络茁壮成长。全市已建成以陇...

原标题:独龙江乡群众:编织生态富民新锦绣李玉花(右一)与同伴们在巡山护林。艳阳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马库村的一条河两岸,村党总支书记马成华带着几十名村民清理沙石,平整土地,挖坑种树。今...

原标题:【乡村振兴】景谷威远:土地生“精”,收益添“金”走进景谷县威远镇文朗村的滇黄精种植基地,一株株错落有致的滇黄精舒展着翠绿修长的叶片,一串串淡黄小花苞悬于枝间。“一开始我回家种的是重楼,现...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

强化中药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打造更好的中药质量生态。近期,多地药监部门持续完善和加强中药监管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药监力量。河北——近日,河北省药监局召开中药品种质量提升研究开题会议...